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爱国事迹 >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素材10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丽菲 爱国事迹

爱国人物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1)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2)

历来,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世界观、审美观对英雄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行侠仗义即为英雄,有的人认为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认为一生坦坦荡荡、豪气冲天即为英雄,如项羽;有的人认为在生死关头能以死酬报知己、报答国家即为英雄,如荆轲等等。我却最敬佩黄继光战士,因为他不顾个人安危,舍命救国。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六班班长。他带领两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他爱国精神深深的渗透到我的骨子里,他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当我想起这壮丽山河的时刻,都会落泪,被他这保家卫国的精神所感动。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3)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如刘胡兰、花木兰、邱少云、雷锋、董存瑞其中我最喜欢雷锋叔叔的英雄事迹当我读完他的事迹后使我深有感触。

雷锋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他是40年代出生的人,和我们有着太远的距离。有一首关于他的歌曲,我们又是那样的熟悉: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通过读书我不但知道雷锋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我还知道了它是一个助人为乐、热心肠的人。雷锋冒雨送大娘的情景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雷锋到工地给工人们帮忙,在下雨天雷锋遇到了一位老大娘,说自己顺路和大娘一起走山路,到家后老大娘和女儿说话时他已悄悄地走了。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要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雷锋叔叔就是这种乐于助人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起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如支援灾区献爱心、帮战友补被子、协助炊事班洗菜、在列车上帮助别人等等,后来他因公伤而殉职。

雷锋就是这样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战士,他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他那爱学习、勤俭节约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4)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与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与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杨儒坚决不同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俄国代表又假意安慰说:“你们政府已授权给你,出了问题责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签了字,贵国政府要治你的罪,我们俄国会出面保护你的。”杨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气愤地说:“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国的官员,怎么会寻求你们的保护呢?那不就太无颜面了吗?我难道会那样做吗?”

杨儒因为担忧国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谈判归来,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伤,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向俄国人屈服。

后来,清朝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同意了杨儒的意见,拒绝签约。杨儒的斗争胜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气节的外交官。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5)

1947年,生活在美国的钱学森,对美国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使美国的科技不断发展。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了,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扎在中国。我可以放弃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在早回到美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决定被美国禁止了,被关了起来,他并没有屈服。1955年8月美国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他努力为国家工作,被誉为“导弹之父”。

现在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放弃一切,报效祖国。人们认为只要挣到钱就是好事,能去国外工作更是了不起的事,都很羡慕能出国的人,难道他们都希望为别的国家工作?不愿意留在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吗?我觉得是为了金钱。有多少人因为金钱,而失去了理想,迷失了方向。

钱学森为了为祖国做出贡献,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名誉,他的爱国情感难道不值得让我们学习吗?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6)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梅兰芳来到香港后,深居简出,不愿露面。为了消磨时光,他除练习太极拳、打羽毛球、学英语、看报纸、看新闻外,把主要精力用来画画。他喜欢画飞鸟、佛像、草虫、游鱼、虾米和画外国人的舞蹈。这些作品,家人和剧团人员看到后十分高兴,都说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美感和欢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苦不堪言,担心日本人会来找他演戏,怎么办?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7)

关德兴,艺名新靓就,开平赤坎镇莲蓬塘村人,生于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他是一位品德高尚、艺术造诣极深的粤剧著名“小武”、“须生”,又是电影名演员。他与薛觉先、马师曾齐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美国旧金山,原与一家戏院签订三年演出的合同,但刚演了一年时间,即向院主请辞,决心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参加当地侨胞掀起的支援祖国抗战的演出捐献活动。院主为他的爱国热诚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关德兴通过各种方法,奔走海外及省港各地,为抗日救亡开展宣传义演,把募得的金钱、食品、棉衣、药品等等寄回祖国,支援抗日。他不仅义演募捐,连自己心爱的小汽车也卖掉,全部献给抗日战争,人们都称赞他是“爱国艺人”。

抗日战争期间,关德兴参加“胜寿年”剧团在美国三藩市演出,忽然传来淞沪之役我十九路军将士重创日本侵略军的喜讯,当地华侨即掀起了一个为抗日勇士捐献“一碗饭运动”(每人少吃一碗饭,支援前方士兵,救济难民)。关德兴为了响应此举,便与“胜寿年”剧团同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他制造了一只直径达两米的特大饭碗,由两人扮成难民,抬着大饭碗走在前头,演员们分别扮成凶残的日本兵和中国的难民,关德兴则化装成一名山东大汉,肩挑两个大筐,筐里坐着几个难童,啼哭呼救,以此宣传抗日,结果获得了巨额捐款,而关德兴则为了这次活动而劳累致病。

抗战八年,关德兴为抗日募捐而不断举行义演,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入息,难以养家,他的太太因为债务过期无法清还,被人控诉而关进监牢。慈善会的友人,都主张从他所募得的款项当中提取一、二成替他还债,但关德兴严词拒绝。那债主听闻此事,深受感动,自动请求华民政务司把关师奶释放,撤消原诉,暂不追索欠债。

1942年,关德兴随剧团转移到广西梧州,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深得当时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好评,受委托组建广西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随后又调到韶关,改称广东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

关德兴的演技和武功,名不虚传。他在演出《神鞭侠》一剧中,形象十分威武,手操一条丈多长的软鞭,在舞台中间点燃三支白蜡烛,他站在舞台右侧,距离蜡烛丈余远,喝一声,“啪”的一声,鞭随声到,就打熄左边的'烛光。要左打左,要右打右,百发百准。烛光熄了,而蜡烛依然不倒。接着,他又叫人把三支蜡烛重新点燃,声言要一挥鞭打熄三支蜡烛。这时,台上停锣息鼓,台下鸦雀无声。只见他那长鞭飞起,矫若游龙,“噼啪”一声响,三支烛光同时熄灭,但三支蜡烛依然不倒,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关德兴擅长演关公戏,尤其是扮演关云长,惟妙惟肖,享有“生关公”的美誉。他不但扮相酷似关云长,而且具有北派的功架,又有南派的唱腔。他曾长期与名演员高飞凤合作(高飞凤是著名粤剧花旦),演出《岳飞》、《戚继光》、《神鞭侠》、《水淹七军》、《大侠甘凤池》、《武松杀嫂》等名剧。关德兴还有一门绝技是使用“金鸡独立”武艺。他可以表演单脚站立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在“金鸡独立”时,叫高飞凤快速跳扎,关德兴再用脚背把她接住承起。

1946年,关德兴率团赴上海演出,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京剧著名演员麒麟童、林树森等均亲来迎接。京、粤两大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剔除门户之见,双方都演得很成功。

关德兴不仅粤剧艺术水平很高,电影艺术的造诣也颇深,他是香港武打片的始创者。他曾拍了数十部很成功的影片,武打片尤其轰动。

日本投降后,关德兴仍奔走于海内外,为孤儿及残疾人募捐。后来移居香港和美国,只要是筹款善举,他必然参加。1991年7月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十八省、市发生了特大水灾,政府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希望援助灾区灾民,80多岁高龄的关德兴先后参加7月17日、7月20日香港翡翠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的筹款活动。他唱了一曲以后,向观众叩了九个响头,以致前额受了损伤,还声泪俱下,说:为救灾民于危难,肌肤受损何足惜。闻者深为感动。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8)

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在隆中便已为刘备构画了一副战略蓝图。他,就是三国时期,那聪明绝顶,人称“卧龙”的诸葛亮。在我眼中,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一位好丞相。

诸葛亮,字孔明,本是隐居于隆中的一位智者,后被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成为了蜀汉的丞相,也为刘备出过许多计谋,助刘备打下了三分天下。

在我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位智者。他未出山时,便已在茅屋中得知天下大事。而且他还似乎知道刘备会来请他出山,便在隆中为刘备构画了一副战略蓝图,并且助刘备打下了三分天下。为蜀汉丞相时,他多次运用了过人的计谋,助刘备建立了蜀国,打下了基业,并与魏、吴两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他多次用智,多次打败了曹操,其中最有名的是赤壁之战,他联名了东吴,在赤壁之战中让陆逊诈降,假装给曹操“献计”——当时曹操手下有百万人马,却都是北方人士,不识水性,只要水上一有比较大的.风浪,便站立不稳、头晕目弦、大吐不止。准确说就是晕船——让他把所有的船用铁索连起来。曹操一试,果然风浪对船的影响变小了。之后,他又向周瑜立下军令状,向上天“借”来东风,用火攻大败曹操,结果使曹操元气大伤,从此再无一统三国之力。

在我眼中,他还是一位有血有肉、感情丰富却又遵守军法的人。在蜀汉的后期,蜀国已经没有以前的战力,武将也不多了。就在这时,敌军来袭,诸葛亮身边的一员武将马谡自告奋勇,诸葛亮便命他去守住街亭。但马谡却不懂用兵之道,把兵力全部都集中到一座山上,被敌军用火计攻破,丢了街亭。当时,按军法是要处斩的,可是他当时想到马谡上有老母,下有孩子,但军法严明,不得不行。马谡便请求他照顾好自已的家人。诸葛亮悲伤地答应,含泪斩了马谡。如此真情,却因军法严明而痛失一将,挥泪斩马谡,这就是他有血有肉、感情真切之处。

同时在我眼中,他还是一位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耿耿的丞相。他一生为国家的奉献巨大,名传千古。在蜀国后期,刘备病逝,无能的刘禅继任,而他率师去伐魏,在出兵之前写了《出师表》一文,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一篇表文,表明了自已对蜀汉的忠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一位诗人曾这样评价他。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美名流传千古,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忠臣,他为蜀汉奉献了自已的一生。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9)

与唐代诗人王之涣慷慨悲凉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相映照,玉门关外,何止是杨柳撩起的春意呢?我上小学时就读过这首诗,小小心田,对英雄无限景仰。

后来我去新疆,在照忠祠见到左宗棠题写的集唐句门联: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还。

我知道,我的这位老乡自从请缨西征,白发临边,就没有打算过还乡的。他在给家人的信中抒发了这样的抱负:“天下事总要有人干,国家不可无陕甘、陕甘不可无总督,一介书生,数年任兼折,岂可避难就易哉!”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纵然是万丈深渊,也百折不回,宁愿马革裹尸。一个人一旦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他就荣辱皆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伟大了,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左宗棠本来是一个文人,然而却是一个为政而活的文人。戎马倥偬间,留下了不少的对联和诗意,忧国忧民之情,读来荡气回肠。左宗棠是一个官吏,然而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官吏。他的官做得够大的了,从一个布衣到一品大员,威风八面。假如他拿着俸禄,鱼肉百姓,或者换一种活法,那么,中国历史就会少了一个民族英雄,我们今天可能会站在历史的彼岸叹息祖国的河山残缺。

一个民族成员的人格不仅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品格与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与其说是破碎山河成就了左宗棠的功名,不如说是左宗棠创造了这一段历史。第一次赴京会试,二十二岁的左宗棠就打量西北,关注新疆的置省和屯垦。他写诗说:石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万里输官稻,砂碛千秋此石田。

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

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收复新疆了,左宗棠曾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他没有忘记完成这一使命是林公当年的嘱咐和期待,他甚至以陶澍、林则徐的继承者自居,在陶林二公祠写对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正是这位注重于经世致用而不是娴熟八股的.人,担当起了匡复社稷主权的重任。左宗棠的历史存在,深邃地透视出民族之魂。左宗堂精神、左宗棠人格,典型又真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左宗棠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塑造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典范。

我们深情地呼唤左宗棠,呼唤忠烈品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都需要英雄品格的净化。

关于爱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篇10)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

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登基,成为宋恭帝。第二年,元朝大将伯颜率大军威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急忙下诏,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几乎没有人响应,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义军一万余人。

文天祥,号文山,少有大志,博览群书,二十岁中进士,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主考官王应麟称赞他“忠肝如铁石。”开庆年间,蒙古军队侵宋,文天祥屡次上书,主张抗敌,斥责权贵们惑主误国,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时就正式退休。当时有朋友劝他:“你这一万多乌合之众,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说:“我岂能不知!但我这样做了,天下义士忠臣就会闻风而起,奋勇保卫国家。”但文天祥带兵到临安后,因投降派的刁难,终于未能上前线抗敌,却被朝廷派到蒙古兵营,去与伯颜谈判投降之事。

当时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谢太后作主。谢太后见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内又无抵挡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颜军营求和投降。伯颜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与宋室丞相等级的人谈判。右丞相陈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梦炎则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张世杰见朝廷轻率投降,气得从海上出走,另寻机会组织反攻复国。谢太后无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临危受命,来到元军大营中。一见伯颜,双方就唇枪舌剑交锋地论起来。文天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蒙古若想消灭我宋朝,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因为我们南方的广大军民一定要同你们抗争到底。”

伯颜威胁说:“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实实投降,只怕今日饶不得你。”

文天祥毫不退缩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为国,哪怕刀山火海!”伯颜非常恼怒,就将文天祥囚禁起来。

不久,谢太后和赵显终于投降,他们绕过文天祥,另派贾庆余为右丞相去元营求降。文天祥仰天长叹,把贾庆余痛斥一顿,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称臣已成事实。

但是伯颜并没有善待谢太后和赵显,反而将他们当俘虏押往元大都,并将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经镇江时,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备,同他的随从杜浒等十二人连夜逃脱。他们先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后过扬州,本想联络各地宋兵,抗元复国。但因为当地宋将轻信元朝的挑拨,怀疑他是元兵的奸细,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继续往南奔走。最后到温州时,文天祥听说张世杰在福州拥立了新皇帝端宗赵昰,就又赶到福州。后来他作为朝廷的大臣,积极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

端宗死后,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又拥立了赵昺,继续在南海一带抗敌。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军元帅张弘范大举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转移五坡岭。军中正在吃饭时,元兵突然来到。宋兵作顽强抵抗,最后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

元兵将文天祥押去见张弘范。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于是他就把文天祥软禁在军营中。当时张世杰正领兵在山抗击,张弘范知道张世杰最钦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无力救父母,难道可以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厚着脸皮,反复地威胁利诱,文天祥便将船过零丁洋时所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诗中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过诗后,苦笑一声,只好下令强攻山。

山被攻破后,元军中摆酒庆贺,张弘范又劝降文天祥说:“现在宋室已经灭亡,你文丞相已经尽忠尽孝。如果你能像对宋朝那样忠心对待元室,你还会当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国家我无力救亡,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还有罪,何况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张弘范只好派人将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绝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

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也成为了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7881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