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通过传播英雄榜样人物的正面形象和事迹,可以激发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对于道德勇气、奉献精神和正义价值的追求,促进社会风气的正向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篇1】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坚守初心,投身乡村教育事业。2001年9月,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黑虎庙小学教师。从此,他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间的山路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他经常骑摩托车为学校托带书本、教具,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一个来回近10个小时,先后骑坏了3辆摩托车。这么多年来,学校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张玉滚一直在坚持。在张玉滚的执着坚守下,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乡亲们都说:“张老师就像大山深处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山村孩子前行的路”。
全科教学,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由于当地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新老师招不来、留不住,师资严重缺乏,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练成“万金油”,各个学科他都教。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语文教学中,他认真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体育课上,他把乡土游戏融入课堂,教孩子们推铁环、丢手绢等;音乐课上,他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上美术课时,他领着孩子们到校外写生,画山水、树木和动物。张玉滚的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爱学生,精心呵护大山的孩子们。学校服务半径大,山区环境恶劣,留守儿童无人接送,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张玉滚经常义务接送学生。2023年6月4日晚,学前班有个孩子晚上10点多还没到家,张玉滚知道后,立刻和妻子一起打着手电筒去找,终于发现了在石头旁熟睡的孩子,张玉滚把他背回家,孩子的爷爷感激地说,“多亏你们了,要是出了意外,我可怎么向他爸妈交代啊!”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吃饭问题,张玉滚牵头建起集体食堂,并动员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给学生做饭。2006年3月,妻子在一次为学生轧面做馒头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了终身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为学生的一日三餐忙碌着。在妻子的支持下,张玉滚还资助了300余名儿童,让他们能如愿完成学业。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篇2】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退休医生。
响应号召,扎根陕北绽芳华。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立下了朴素的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为了改变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她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各种医学知识,白天坐诊、出诊,夜晚在油灯下看书、记笔记,成为她生活的常态。在这期间,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从全科医生到儿科主任,再到医院副院长,50多年里,路生梅历经各种考验,除非是培训和回家探亲,她几乎没有离开过佳县,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
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甘奉献。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亲人,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健康,尽量开便宜管用的药方,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吸痰,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终于得救了。一个肠穿孔病人,经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她的足迹遍布佳县大地。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她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走了近两个小时,摔了40多跤。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患者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佳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
退而不休,为党工作无期限。路生梅经常说:“我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只要病人一拉线,就会回到他们身边。”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北京亲人让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继续为当地群众诊疗治病,退休22年来,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此外,她还组建老年志愿者团队,带领身边人一起做公益。“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这就是路生梅的坚守。202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 _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2023年,又把3万元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如今,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篇3】
艾爱国,男,汉族,195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精通技艺,是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他在焊工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指导实施参与某试验型导弹焊接工艺,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检验100%达到一级标准。海军某在研先进舰艇的推进动力装置,要在仅0.2平方米的紫铜导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历时半年也没能拿下来。艾爱国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接工艺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现场指导,成功解决了产品一直焊缝渗漏、质量不合格的技术难题。
传承技术,是响当当的“大师傅”。他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他带过的徒弟有600多名,湘钢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的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他的徒弟中,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的成为湖南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十佳青年”等。艾爱国还无偿向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其中有100多人进入南方电力机车集团、三一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基础和自身的努力逐渐成为企业骨干。
坚定本色,是扎根一线的“老黄牛”。艾爱国在湘钢工作一辈子,最高职务就是焊接班的班长,领导曾经多次想提拔他,艾爱国都婉言谢绝了。退休之后,女儿想把他接过去安享晚年,但艾爱国选择了留在湘钢。如今,70多岁的艾爱国,早上7点半前上班,下午6点半后下班,几十年不变地骑着他那辆破旧自行车,继续奋战在焊接工艺研究和操作技术开发第一线。
荣获“__”、“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篇4】
武大靖,男,汉族,199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
十年磨一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开始练习滑冰,立志为国争光。当时,他居住的城市还没有室内冰场,上冰只能到寒风凛冽的户外,每天早上4点,他都要去户外冰场训练两个小时,然后再去上学。北方的冬天,上冰10分钟脚就冻麻了,但他仍然咬着牙继续训练。“20多岁的年龄,却有着50多岁的脚。”武大靖的双脚曾一度在网络上走红,因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他的整个脚部严重变形,脚上处处都是被冰刀损伤的痕迹。2010年末,武大靖被破格招进国家队,但那时他的身份却是女队陪练,是国家队的第十二人,排在最后一位。当时除了教练之外没有人看好他,都觉得他不是滑冰或者当运动员这块料,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祖国荣誉而战,不断向前冲锋。从2023年开始,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力队员连续在国外参加比赛,在不用当陪练的日子里,武大靖留守北京和助理教练一起打磨自己的技术,他在队内的成绩排名逐步提高,并开始出现在国际赛场。2023年的索契冬奥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武大靖就已崭露头角,之后他训练得更加刻苦,他将目光瞄准了2023年平昌冬奥会。到2023赛季,经过三年艰苦训练,武大靖已经成为国际滑冰界公认的冲刺之王。2023年平昌冬奥会时,开赛已有10天,中国代表团以零金牌的不利局面进入到最后一项的争夺,留给中国队唯一夺冠的机会就是武大靖的500米比赛。千万人的目光落在了武大靖身上,最后他顶住了压力,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永葆党员初心,奋力担当作为。2023年1月19日下午,武大靖在北京首钢园区短道速滑馆完成入党宣誓仪式。作为新党员代表,他在发言时庄严宣誓:“党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作为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领军人物,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男子1000米、男子5000米接力、混合团体接力等比赛项目中多线作战。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帮队友卡住位置,示意他先走,这一细节让无数观众动容。尽管未能如愿获得个人项目金牌,但武大靖却说:“我是一名中国运动员,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祖国荣誉高于一切,只要中国赢了,无论是谁站上领奖台,我们都会为他高兴,都会觉得自豪。”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3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2023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军,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榜样7人物事迹材料【篇5】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标着许多红五星。“有红五星的是菌草推广到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是106个。”林占熺说。
菌草技术既帮助农民致富,又保护了生态,在国内取得极大成功,也吸引了世界目光。上世纪90年代末,林占熺等中国专家组成员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1998年,林占熺在巴新进行技术重演示范试验。“试验成功的现场会有6000多人参加,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三天三夜赶来。后来,菌草在巴新创下每公顷年产鲜草853吨的纪录。因为菌草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他们把菌草称作‘中国草’,甚至给孩子取名为‘菌草’。”林占熺深情回忆。
“菌草技术小而美、见效快,推广起来成本比较低,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林占熺说。如今,当初简陋的实验室已发展成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着世界菌草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菌草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培训学员上万人,为保护生态环境、科技扶贫与技术援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12月9日,林占熺在出差中度过了自己78周岁的生日。他表示,自己有几个愿望:希望菌草产业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希望用菌草在黄河沿岸建起千里生态屏障,希望菌草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我的梦想,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实现,剩下的相信也将会实现。”林占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