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5篇)
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你知道哪些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1)
“群众所需所想,就是驻村干部努力的方向和目标”,__市匀东镇__村20__年驻村工作队把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省、市、县活动有关要求,围绕工作任务,脚踏实地搞服务、依据村情做工作,真正把驻村工作当成了密切党群政群关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的阵地;工作队自20__年3月进驻以来,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坚持驻村帮扶从“心”做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难题,把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了解村情、吃透精神,明确工作任务、方法、纪律__村位于匀东镇北部,全村国土面积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3.72亩,辖8个村民组、23个自然寨。全村人口数726户2726人,党员79名。全村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75户175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14户、贫困人口734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4户98人。工作队进驻以来,认真学习《__省第一书记管理办法》、《__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管理规定》、《黔南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十条规定》、《__市党建帮扶工作队队员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驻村工作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纪律,解决“工作为什么”和“工作怎样干”的问题。
认真调研、搞好工作谋划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座谈,详细了解了村情民情;通过询问村中老干部、老党员对村脱贫致富的想法计划,了解了该村存在的经济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收入少、思想保守、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通过与村支两委成员多次研究、修改,制定了蜜蜂养殖、蔬菜种植等村产业发展计划,砂石厂建设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并付诸于项目申报和实施。
当好争资引项协调员、狠抓项目落实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协调部门项目和资金,认真落实项目实施。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海军通过州国土局申报并批复了20__年__村土地整治项目,项目资金169万元;申报了__村砂石厂建设项目(待批复);督促20__年度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完成等。市水利局派驻队员积极协调本部门,解决了__村七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市扶贫局派驻队员通过协调本部门,为__村申报并实施中蜂养殖项目,项目资金24万元;争取到2019年扶贫项目蜜蜂养殖、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资金共84万元。市___局派驻队员协调本部门,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档案收集、归档等管理。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为__村一组“户户通”道路硬化项目协调缺口资金2万余元,使该项目顺利完成实施。
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围绕__村独特的绕家文化及黔南东升发展有限公司的旅游规划,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民族文化发展。驻村工作队协助__村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得到项目资金2万元;协调筹集资金2.6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村委会开展20__年绕家“过冬节”的筹备、实施工作,使绕家传统节日“过冬节”的举办圆满完成;开展枫香染传统工艺的技术培训和枫香染产品的加工制作。
当好扶贫政策的讲解员驻村工作队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扶贫政策,摸透“六个一批”精髓,抓住扶贫要点,增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采取入户讲解、召开会议等形式,向群众详细传达各级精准扶贫政策,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精准扶贫,为什么要精准扶贫,怎样开展精准扶贫”,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帮扶、群众大干的生动局面。确保精准扶贫政策不跑偏、不走过场。
入户走访群众,解决群众困难为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帮助解决六组水学章之女辍学问题。__村六组水学章之女水文淑就读于匀东中学高一年级,由于在思想上受到影响,产生了中断学业去外打工、见见世面的想法,并已连续一个多星期未到校上课,其班主任老师几次到家动员未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海军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到其家中进行动员,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多次的思想沟通和实例教育,水文淑同意回校继续学业。李书记亲自开车将其送到学校并交给班主任,使她能继续完成学业。
帮助米辦新村许厚宁户解决房屋后山滑坡问题。由于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米辦新村许厚宁户房屋后山滑坡,影响了该户房屋安全,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驻村工作队协调镇政府,使其纳入危改项目,投入资金进行堡坎修建,确保了群众的房屋安全。
帮助一组杨正朝之子杨应文完成学业。该户家庭条件困难,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在开展建档立卡查缺补漏时提议,被新识别为贫困户,从而使其之子杨应文顺利得到国家扶贫教育补助,继续在黔南职院生物专业进行学习、深造。
__村驻村工作队一直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脚踏实地搞服务、依据村情做工作,真正把驻村工作当成密切党群政群关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职责。以“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旅游文化发展”为发展突破口,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切切实实给贫困户带来实实际际的利益,“务实、肯干、能干”一直是他们的工作能力的体现。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2)
__,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2年5月出生,2014年6月毕业于湖南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9月被选聘为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文化街道文化社区大学生村官。
一、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自任职以来,他全面参与文化社区“三委”工作,积极协助党支部班子狠抓基层党建,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及组织保障。
为了解农村基层情况,__几乎每天都在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群众工作基本方法,更好地宣传落实好党在农村的扶贫政策。“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协助驻村扶贫工作队,推动文化社区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带动村民增收。”他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2015年9月,__开始驻村并积极参与社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为当好政策宣传员,他不断坚持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全方位、深层次地向贫困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容、实施精准扶贫的目的及意义,用政策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致富,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主战场,全力以赴助推文化社区精准扶贫工作。
工作之余,他经常到贫困户家中“拉家常”,了解贫困户所需所求以及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把了解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向社区党支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反映,为全社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奠定了基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__累计参加群众会80余场次,入户走访900多人次,他不论走到哪,都与贫困户、居民小组长、党员一道分析贫困原因。
通过调查摸底,他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和贫困户子女上学、住房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反馈情况,使精准扶贫更加有效,真见实效。截至目前20__年12月31日,文化社区共实施完成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工程;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教育补助金5.8万元。
二、授之以渔规划贫困户产业发展
__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特长,按上级部门发展产业的要求,大胆探索,因地制宜,整理文化社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书;同时__和文化社区“三委”班子、文化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商量并积极与上级挂联单位沟通联系,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了文化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方案和帮扶计划。着眼于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从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收入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渠道,大力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引导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结合“支部 产业 群众”和“市场 协会 农户”模式,大力扶持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不断扩大提升种植、养殖规模成效。截至目前20__年12月31日,共计投入资金15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500只、牛2头、羊110只、猪13头;投入资金5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苹果18亩。已有7户贫困户加入各类产业合作社,预计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同时积极配合区农业局、畜牧局,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训工作,提升群众致富技能;配合区人社局对社区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进行普查,实施劳务输出。通过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截至20__年12月31日,文化社区累计组织各类培训班30期,共培训1000人次,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短期务工7人,实现收入5万元;长期务工4人,实现收入8万元,其余贫困户也都找到稳定增收路径,充分实现了贫困户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坚定信念为贫困户谋求幸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知道自己不是“官”,而是服务贫困群众的“服务员”,自己必须要有去农村学习、锻炼、服务农民群众的意识。别人都在过双休假日时,他牺牲休息时间走村入户,与群众沟通交流“拉家常”。几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辛苦、情况多么复杂、矛盾多么突出,他都不畏艰辛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事、解难题,他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扎根基层,为贫困户服务,做好每一件小事,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
面对工作,面对每一件小事,面对群众的渴望,他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情趣,约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他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认真宣传贯彻脱贫攻坚政策。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体作用,努力实现基层大学生村官的人生价值,不断在基层党员队伍中锻炼成长,完美的融入到了脱贫攻坚工作团队中去。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到老,活到老。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文化这片热土上,挥洒光和热,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__如是说。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3)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们这些派出扶贫的驻村干部在村里扶贫都干了些什么,有效果吗?”对此,我曾也心存疑虑。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骄傲的回答他们:“我做了很多实事,成效当然显著”!驻村参与扶贫工作的这几年,是我进步很大、感触很深、感悟很多的几年。
入户,摸清民意。驻村后,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参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会,参与村两委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民政救济、人畜饮水等工作。深入凹鲊村委会所辖12个自然村小组的角落、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谋思路。对村里老百姓的需求我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凹鲊村委会贫困户家庭成员信息、家庭住房安全、水源保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生活中面临的重大困难等基本情况的询问了解,我才真切体会到扶贫这项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伟大。我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按照公司和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帮助村民解决热点难点实际问题。还记得,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又来入户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乐得合不拢嘴,他高兴地说:“政府给买了牛,自己才花3000元老伴儿的病就看好了,现在儿子是护林员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三口人还都有低保。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心情也越来越好,感谢你们啊!”看到他们一家的笑容,顷刻间觉得自己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务实,谋求发展。我驻村期间对症下药,针对重点环节,落实帮扶措施。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我还能得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尽快打开工作局面。通过积极和公司协调,为凹鲊村委会送来办公电脑4台,办公桌8张,弥补了办公设施硬件的不足,20__年为凹鲊村委会竹棚完小捐赠帮扶档案柜2组,图书270册,图书架4组共计0.938万元,并为竹棚完小解决了一部分办公硬件设施,帮扶办公电脑4台,办公桌椅4套;充分发挥本公司的行业优势20__年为凹鲊村委会争取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项目4个。2016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1.74万元,公司职工捐款1.6万元,合计资金3.34万元,产业扶持项目已经实施完成并产生收益;20__—20__年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共计5.97万元,扶贫资金5.97万元由物茂乡政府统筹用作跨膀村异地搬迁安置点养殖小区的建设,养殖小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20__年通过与局领导沟通对接协调,洒拉木村、王卖村两村小组抽水站用电项目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用电项目投资共计34.1万元,解决980亩的土地用水灌溉问题,极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2019年积极向元谋县扶贫办争取扶贫资金10万已到物茂乡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贫资金8万正在申报中。现在时常都能听到村民们说“村里现在的条件确实越来越好,如今大家用水、用电不用怎么发愁了,再也不用担心随时会断电,可以放心大胆用电来煮饭烧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
坦诚,收获真情。
驻村期间,和一岁多的女儿总是聚少离多,家人的不理解使家庭关系矛盾日益突出。最后通过与家人多次交流,家人渐渐的理解和支持我,让我在驻村期间没有后顾之忧!为了使驻村近两年有所作为针对凹鲊村委会地理位置较偏、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偏低,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等现实情况,我组织群众一起学习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和政策要求,更好地解读政策、落实政策,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同时当好宣传员,把党委政府、电力扶贫最新的政策举措带下去。期间作为驻村队员我迷茫过、委屈过,部分群众的不理解,部分贫困户的不支持不配合,但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当然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瞬间,去过拉村开展入户走访,晚上9点从村子出来,村子里道路都是泥土路,由于前几天下了几次大雨,道路冲毁很严重,车子行驶在一路颠簸的山路上,突然电话有一条信息,打开一看,是挂点的贫困户给我发的信息,上面显示“谢谢你们的关怀,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生活打理好。你们的关心与帮助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真心的感谢!”,当时心里充满了太多感动,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酸苦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耐心,消融坚冰。
刚开始驻村期间,为了摸清每个村小组、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乡挂点领导干部们带着我去挨家挨户的走访,我发觉个别群众谈话基本靠“吼”,我们根本无法心平气和的和这么些个“刺头”讲道理。其实个别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差,但是固执的脾气和激进的性格让我们每个走访人员及驻村干部都相当的为难。有可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找着你喋喋不休半天,也可以为户口簿上的某个别错字发上几个小时的牢骚,也可以因为他自以为的某些“不公”对着我们大发雷霆,跟我们扯上歪理闹个半天。但只要真心实意办实事,群众就会认可。所谓“好事多磨”,我们在宣讲有关政策、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一遍又一遍的给群众讲解,从未想过放弃。久而久之,情况慢慢有了改变,我们的坚持不懈终于得到了回报,看到村民们的观念在更新、在变化,并对我们的帮扶工作也能慢慢接受,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欣慰。
如今,驻村四个年头将满,从温暖的春天,到火热的夏天,再到金黄的秋天,一直到寒冷的冬天,每天我都活跃在村委会的各家各户,我看到了精准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给挂点的村村寨寨四季的变化,看到老乡们脸上满满的收获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他们搬入新居脸上获得的满足,又感到无比的欣慰,自己的付出都是那么的值得!驻村四年让我对老乡们有更多深沉的爱……。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电力员工,村委会各个村落只要出现用电问题我都会及时帮忙解决。这四年对于80后的我发生了太大变化,我完成了由企业员工到驻村队员的角色转变,从当初的不适应到适应,从陌生到轻车熟路的的过渡。老乡们的朴实,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后生与乡亲们的距离更近了,老乡们的质朴,善良与美丽,也给我留下了太多感动的人和事,听着老乡们“小尹,小尹”的叫着心里特别亲切!从当初的迷茫、彷徨、焦虑和委屈换来乡亲们如今的认可。
扶贫路上,像“我”这样的还有很多,他们不渴望外界的掌声,也不奢求光环的笼罩,他们只想默默的为村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因为他们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更渴望,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创造村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这是一份即将交出的诚意卷单,明天的凹鲊村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作为凹鲊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定不忘使命,不负韶华。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4)
__,男,生于_____,满族,中共党员,2012年10月到凌海市扶贫统计监测中心工作,主要负责数据统计监测工作。由于人员少,他还参与扶贫办其他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等项工作。在工作中,他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钻研业务,克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在他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数据业务,没有出现纰漏,是全地区业务尖子。为扶贫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接地气摸实情,科学制定脱贫计划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农村扶贫工作当中;在青葱正盛的岁月,他无怨无悔地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到扶贫工作岗位八年来,他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事、战友,成为了一名业务骨干、老同志。他始终认为,扶贫办是脱贫攻坚的“参谋部”,是全市工作的“排头兵”,必须苦练本领,吃透弄懂“精准”二字的含义。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克服扶贫办工作量大人员较少的现状,不怕苦、不叫累,在扶贫办领导的带领下,作为负责数据业务的骨干,他始终坚持“下乡风雨无阻,见面不落一人”的原则,进村入户、嘘寒问暖,每天一身土、一脚泥已成为常态,入户了解情况,核查贫困户“三上墙”、档案,对乡村扶贫工作进行耐心指导,已经成为乡镇扶贫干部心目中的业务大拿。在掌握全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的同时,为扶贫办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出谋划策。
勤沟通多协调,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精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结合《辽宁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内容,在村和乡镇初步上报扶贫对象的基础上,该同志与公安局、住建局、编委办、市场局、社保局等多家部门反复沟通,对车辆、房产、工作、工商注册、城镇养老保险等方方面面信息进行筛查比对,确保精准扶贫对象严格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求,经过他们耐心细致大量地工作,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指导乡镇进行系统录入,将贫困户名单进行长期公示,并将市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所有程序环环相扣,为扶贫单位提供了基础信息,同时也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科学依据。
办实事解民忧,赢得干部群众一致认可
为了使贫困对象识别更加全面精准,结对帮扶更加细致周到,通过周密调研,市里建立了脱贫攻坚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这是一项庞大的组织人力和业务工作的总动员。他经常加班加点,对乡村进行业务指导,到基层进行手把手培训,时间来不及,就用电话、手机联系,那段时间,他自己的手机变成了办公电话,在他和同志们的辛苦努力下,全市创新发挥“网格化 微信群”作用,建立网格群277个,建立脱贫攻坚网格单元3097个,1143名网格员对所有贫困户全方位、全覆盖无缝对接。让动态掌控更加直观具体,日常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管理关口前移。贫困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更加直观明白,各项扶贫工作落实和帮扶实实在在,简单直观。他还带领同志们经常开展调度、督促,实现了网格员按要求入户,报送有效信息162余条,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187项。当贫困户住上明亮舒适的新房、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面对记者喜极而泣,感谢党和政府之情溢于言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项检查验收,推进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实,哪里都有他的身影。在督导督查工作中冲锋在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得到了市里领导和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立足岗位职责,无悔奉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年轻的基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锋本色!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5)
胡文明同志自2017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胡文明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胡文明同志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胡文明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胡文明同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非浅
胡文明同志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胡文明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 淋浴室 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胡文明同志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 淋浴室 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胡文明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胡文明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胡文明在他的日志中写道:
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胡文明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胡文明同志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胡文明同志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胡文明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胡文明同志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胡文明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胡文明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胡文明同志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