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名人事迹 > 感动中国 >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精选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金浪 感动中国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精选5篇)

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你是否在寻找“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精选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1】

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的遥远偏僻的小山村,无不传颂着“娃娃王”支月英的动人故事。在这里,支月英教了整整两代人……

一赴山村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边远山村,更是无人教书。时年19岁的支月英,毅然选择了报考距离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虽然心里万分不舍,可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奔赴山里。谁也不知道,她这一去就是34年。

支月英刚到山里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么,到不了几天就溜掉了。因为前些年,有好多年轻老师来教过,不满一年也就离开了。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们看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天,像对待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这才相信。大家纷纷议论开了:“这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她渐渐与家长熟络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家长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支月英自己买了工具,修好墙壁,阻挡寒风,让学生有一个温暖的教室。学生们交不起学费,她就拿出二十几块钱的工资垫付,有时甚至自家连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村子里交通闭塞,课本只能靠人力来搬运,她硬是从11公里外的地方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一步一步回到学校。就这样,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患病心系山里娃

2003年支月英身患胆管结石,在讲台上痛得豆大的汗珠滚下来,学生发现了,叫来一名家长,把她迅速送往医院做手术。在医院时,孩子们总是打电话来问:“支老师,您好了吗?”她回答:“好多了,过几天我会回去!”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支月英感觉病像好了一样,还未痊愈,就回校坚持工作。

支月英常常头晕眼花,经过医生检查,是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领导几次找到她,想给她调换轻松一些的工作,她总微笑地说:“谢谢领导关照,我能坚持一天就挺住一天!”她还是舍不得这些山里的娃娃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夜晚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写教学论文。山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夜静人稀,鸟啸兽嗥,使人心惊胆战。有一回,支月英的女儿到山里跟她住了一夜,听见夜间的怪叫声,吓得用被子蒙住头。可对于支月英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山村红烛闪余晖

支月英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劝她提前退休,莫把命丢在那山顶上。她却耐心开导他们,30多年都挺过来了,何必半途而废呢?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下山进中心小学任教。而此时,距泥洋村十多里的白洋村群众联名写信,要“抢”她到白洋教学点任教。这边是丈夫的抱怨“越走越远,学校成了家了”,那边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几十年来,她愧对丈夫、愧对家庭很多,可是“白洋的家长需要我去那儿当老师”让她再一次上山,说服了丈夫再次扛着行李奔赴更远的山村任教。

白洋村教学点一共有三个年级,唯一的老师——支月英只能不断地在不同年级之间转场。因为太忙,她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病;而村子离县城又太远,下山上山一个来回得一天,所以她周末也都住在学校。她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家长,有学生家长曾经受教于她,主动请缨担任代课老师,“从支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一个党员教师的尽心负责。我也想像她那样,为学生们尽些力”。

山里的留守儿童偎依在支月英身旁,拉住她的手,问:“支老师,您不会退休吧!”“不会,我怎么舍得你们!”她吻着孩子的小手,露出灿烂的笑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支月英像一支燃烧火焰的山村红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看到山里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最后走出大山,拥有自己的人生,我无悔自己的选择。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2】

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离家几百公里的边远山区支教,从此,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浑身泥泞、雨中翻车,但为了孩子们,她无怨无悔。支月英先后帮助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的多远,她却一直守在原地,不曾离开。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以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3】

徐本禹

穷苦上学,立下承诺

明亮的火光刺痛了我们的眼睛,无私的爱感动了每一个人。

这是徐本禹的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名大山深处的支教人,而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支教者。他的事迹在未被发掘之前,根本无人知晓他是一名支教者。

为何说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支教者?因为当时所有的支教者都要记录在案,但是他却是一个自己去往山区的支教者,也是因此被国家所遗露。关于他的事迹也应该被传颂。

1982年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他家境贫寒,家里父亲是民办学校的小学教师,也许正是因为父亲是一位老师他才有着教师天赋,而母亲是一位农民。夫妻二人的工资都是极低的,平时两个人生活都是很拮据,如今又有了一个孩子。

因此徐本禹从小便是决定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然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回报给父母。十年寒窗一日见分晓,他终于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贫苦家庭,大学学费是一笔天价。

进入大学,徐本禹怀着随时可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被退学的想法认真读书。他的情况被人了解后,大家都是给与了他很多帮助,他受到了帮助以后,也是知道了被人帮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于是他也是开始决定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在2002年的暑假,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去往了岩洞小学进行支教。这是他了解到是一个志愿者用自己的津贴建立的学校后,这使得他联想到自己差点也是上不了学,被别人帮助才能够继续上学的经历。感同身受的他也是做了决定要来此支教。

本就是贫苦人出生的他,对于孩子们的情况也是深感同情。甚至孩子们的情况更加恶劣,在孩子们的餐桌上,很少有肉菜,很多孩子都是营养不良的成长。他们的吃都是如此艰苦,就更别说他们的学习环境了,他们的课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所捐赠的二手书。

但是即使是如此,孩子们的眼中都是满满的对知识的渴望,对于孩子们而言,学习是一个走出大山的机会是一个能够成就自己的未来的机会。

支教一共是二十三天,从第一天讲述了外面的世界,激发了孩子们的信心到最后不舍的分别。徐本禹已经和大山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离开之前,所有的孩子们都是送了他们很长一段路。孩子们哭着送他们离开支教区,在离开前含着泪水问,问他们是否还会回来教他们。徐本禹本是一个贫苦孩子,又是和他们一样很难得才有学习的机会。感同身受的他说一定会再回来教孩子们。

这是他给与孩子们的希望,也是他给与孩子们的承诺。

在他回到学校以后,他一直没忘自己的承诺,同时也是努力学习,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是公费研究生。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如果选择去继续深造,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不用自己花钱。但是此时的他却还记得与孩子们的承诺。

如果放弃这个机会,他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再有怎么好的机会读研,家里的贫困也支持不了他下一次读研。但是如果是选择读研他便会失信于孩子们,想起那些朴实的孩子们他是在是不想让他们失望。

他找到老师,希望可能保留学籍两年,等到他支教完在去读研。但是无奈学校没有这样的先例。他只能是进行一个痛苦的二选一。他思考了很久很久,还是决定选择那些可爱善良朴实的孩子们。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4】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留在大山,守着孩子们,做那棵树、那朵云,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41年来,支月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1980年到2021年,她扎根泥洋小学和白洋教学两所深山学校41年,牵手一代又一代山里娃走出大山。她最大的安慰是山里的学校从漏风漏雨的泥巴房变成崭新的教学楼,从原先女孩上不了学到如今当地没有一个辍学的孩子。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 这是支月英的人生信念。

整整41年,从泥洋到白洋,尽管学校海拔越来越高,山路越来越崎岖,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41年来,她以梦想为帆,以知识做桨,将山里的孩子们一个个接到她的“希望之舟”上,带着孩子们破浪前行,走出贫困,改变人生。

支月英让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得多远,支老师却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守护人”。

支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篇5】

一、熠熠烛光,辉映天山

孟二冬教授于2004年春天从北大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尽管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但对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来说,这个早春留给他们的,是太多不寻常的记忆,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动……

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天山脚下的军垦新城石河子市。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这所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的大学,期盼着加强与内地高校的交流。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确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

2003年初,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47岁的孟二冬教授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教。

2004年3月2日,孟二冬来到石河子大学,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课。

正式上课的时间是下午4时,他提前来到教室。谁知教室里已座无虚席,有的教师还自己带了凳子坐在后面。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孟二冬感动了,他提前10分钟便开始授课。那节课,他讲得激情澎湃,学子们听得如醉如痴……此后,他每节课都提前10分钟开讲。他说:“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他要求教学秘书增加他的课时,达到了正常工作量的3倍。除了给学生上课,他还为中文系的教师们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

二、献身教育,不当逃兵

从孟二冬到石河子大学讲课的第二周开始,同学们发现,孟老师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开始变得嘶哑了。起初,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新疆气候太干燥,加上孟老师的课排得太多的缘故。孟二冬对此更是没放在心上。系领导劝他多注意休息,他开玩笑说:“我这种沙哑的嗓音,是不是有点像你们新疆的歌手刀郎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孟二冬嗓子的嘶哑程度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还时常伴着阵阵咳嗽,连喝水、吞咽都十分困难。在一次讲课结束后,孟二冬踉踉跄跄走下讲台,突然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鲜血从喉咙中汩汩涌出。

石河子大学马上派人护送孟二冬返京治疗。临走时,孟老师拉着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的手说:“课我讲……完了,但是……卷子还没出,我……回去把卷子出好……再寄过来。”

回到北京后,孟二冬先后做了3次大手术。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他始终惦记着他的弟子们,惦记着他的三尺讲台。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3243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