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名人事迹 > 功勋人物 >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金浪 功勋人物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共和国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国家功勋先进事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篇1)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越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人生总是面临诸多选择。选择需要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强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一片平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作风。

杜富国,你是好样儿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把学习以杜富国同志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与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结合起来,与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品行作风,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

“富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为他自豪,我们为他骄傲。”我们将从富国同志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完成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这一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怀揣一颗感恩党,感恩社会的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多为群众着想考虑,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群众满意认可的贴心人。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篇2)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家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民族英雄。

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位列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谱,他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姓名却一度少有人知,直到晚年,“中国氢弹之父”才广为人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经用《后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虽然都是核弹,但是相比原子弹,氢弹研究技术难度更大。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不仅如此,中国研制的氢弹结构也是独一无二,被业界称为“于敏氢弹构型”。与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不同,于敏从未出国留学,所以他自称“国产土专家”。他的这一特殊经历,加上卓越的才华,让中国氢弹的研制路径完全撇开了外国。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氢弹空投试验,彼时的国际环境下,这枚氢弹对我国战略安全起到的保底作用、基石作用,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不过分。对于这朵蘑菇云,在试验现场的于敏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它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看着蘑菇云,于敏只说了一句“回去可以睡觉了,睡得踏实”。功成身退,这是历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信念,淡泊明志在于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于敏对中国氢弹研制居功至伟,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给出的理由谦逊到让人难以反驳,“核武器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我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一句话,把所有荣誉都归于国家与集体。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_给一位老者亲自让座。如此高的礼遇,他受之无愧。他是黄旭华,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毫不夸张地说,在特殊的年代,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就是秘密战线中的英雄。他们不仅默默无闻,甚至还要对至亲保守秘密,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走、什么时间回……一走数年,亲朋好友失去他们的消息都成常态。也许,经年之后,伴随着一件件国之大器的亮相,他们才又突然回到家中。

20世纪50年代末,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大号召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核潜艇设计。我们从未见过核潜艇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一个外交官从国外带回来的核潜艇模型。该模型被专家拆卸、安装和拆卸,而真正的家伙的内部结构一无所知。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了十多个顶级问题,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了数千个数据,逐渐使中国的核潜艇有了轮廓。1988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地进行了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由于工作高度保密,黄旭华在亲友圈中消失了30年。即使他的父亲和兄弟去世了,他也没有回家哀悼。有一次,黄旭华突然从其他地方回到了他的小家,爸爸,你回家出差,黄旭华每天听到女儿的故事很久了。从周一到周五到周五,他还没有一直到周五的家人生。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这是给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的颁奖词——孙家栋,这个名字,和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等诸多第一紧密关联。他几乎见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航空航天的所有大事件,也是为数不多健在且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大师。

科技进步永远没有终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不仅有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还有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大家”。袁隆平,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株野生雄性败育稻开始,引领着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发展,创造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收获了响彻世界的“东方魔稻”。屠呦呦,坚持40年、经过191次实验失败,最终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给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篇3)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14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为了造出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他30年隐姓埋名在荒岛工作,无法和家人联系,堪称一部国防版的“潜伏”。他生在广东,却早已定居武汉,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昨天晚上,“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已经88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入选。他的家人感叹,虽说这个荣誉不关名声和任何财富,但它告诉我们,国家对这一代科技工作者并未忘记。

“潜伏”30年没有回过老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这一年开始,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保密,黄旭华开始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 1

联系,整整30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单位、地址和具体内容一个字不能透露。

当时,核潜艇长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手头只有一位外交官从国外带回的一个核潜艇模型。这个玩具模型被专家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10多个顶级的难题,逐渐让中国的核潜艇出现了丝丝“轮廓”。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做深潜试验时,艇上的100多人,下去了就再也没上来。中国进行这项最危险的试验时,身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却亲自下水,这在世界核潜艇研制中从未有过。

1988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

“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为他们养老送终,可能是黄旭华院士一生的遗憾。黄旭华的父亲于20世纪70年代去世,当时黄旭华忙于工作,无法回去奔丧;每年过春节时,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他这个“三哥”永远缺席,大家都会对他有所埋怨:“不知道在做什么,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1988年,已经两鬓斑白、62岁的黄旭华终于回到了广东老家,母亲这时已经93岁。当时,有媒体报道了黄旭华的事迹,老人终于知道了自己这个30年不知踪迹的三儿子是在进行一项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她把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身边,叮嘱他们:“你们要理解你们的三哥,不要再埋怨他。”听到这句话,黄旭华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母亲的理解也让他释然了许多。

1995年老人临终前,黄旭华从北京赶回广东老家,仅仅两三个小时后,老人就离世了。直到现在,早已儿孙绕膝的黄旭华院士跟晚辈谈起自己的父母,仍然感到心痛和遗憾。

年近90仍每天坚持上班

虽然已经是88岁的高龄,但黄旭华院士的身体仍然很不错。他除了有轻微的高血糖外,在每年的医院体检中,医生都对他的身体状态表示满意。据了解,这要归功于他多年来坚持打太极拳的习惯,黄院士每天都会练习40多分钟的陈氏太极拳,空闲时喜欢养花。他现在每天还坚持上半天的班。

一位知情人透露,日常生活中,院士一家经常有很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院士擅长扬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夫人年轻时很喜欢苏联歌曲,现在演唱苏联民歌更是驾轻就熟,大女儿也很喜欢演奏小提琴,家里两把小提琴都是院士的珍藏,一把自己留着,一把送给了大女儿。只要不出差,平时过节时,家里都会聚上不少人,举行一个小型的家庭音乐会。院士和子女伴奏,夫人演唱,很有气氛。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篇4)

为了清除麻栗坡雷场,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排雷精兵花费三年时间,在这里扫除各类地雷、炮弹、手榴弹、炸弹等爆炸物共计高达十万余枚。

在一棵直径约30公分的大树根下面,杜富国和战友发现一枚67式手榴弹。67式手榴弹需加倍谨慎,因为时间的缘故,手榴弹拉环可能有松动,若跟树根缠在一起,用力稍大会爆炸,用力轻了则无法排除。面对这样的危险,杜富国对身边的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

就是在这样一次排雷过程中,突然爆炸的手榴弹将杜富国炸成了一个血人,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这名勇敢的战士2017年才刚刚结婚,年仅27岁。

杜富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折射出新时代军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展现了中国军人在面对危险时,不畏困难、敢于牺牲的品质。

我们应当学习他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像他那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也许我们没有机会走上那个战场,但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帮助群众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切实保障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我们也要用先进的理论和精神武装自己,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干事人,生活上的干净人。

国家功勋先进事迹材料(篇5)

生死瞬间,彰显英雄本色。杜富国在参加边境扫雷行动,清理未爆弹时,面对危急关头主动向前,发生爆炸事故时用身体为战友挡住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却永远地失去了仰望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

帅在危难时刻“让我来”的无畏。面对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铁骨铮铮的六个字,体现出这名90后战士“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的坚定誓言。在英雄们的负重前行下,我们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无需面对炸弹的危险、生死的考验,但青年干部仍需有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唯有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勇克难关、勇斗风险,经风雨、见世面、受考验,才能百炼成钢,在为民服务道路上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帅在无私奉献“我先来”的气节。在杜富国的病床前,弟弟杜富强慨叹:“如果不是扫雷,那些牺牲的战士现在应该拥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那些负伤的官兵也不必背负伤病度过余生。”杜富国反问:“如果不扫雷,边疆百姓哪来的‘余生’?”是啊,为了边疆人民不再被炸伤,为了边疆人民能开荒种地过上正常的生活,杜富国主动请缨参加排雷。甚至在受伤苏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安装一双智能手,能继续去排雷去战斗。杜富国一心为民,青年干部要见贤思齐,将人民装入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克己奉公,立足工作岗位,无私奉献,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帅在困难面前“有我在”的担当。杜富国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炊事技能出色,队干部准备安排他到炊事班,但他坚决要求去战斗班,坚定说道:“既然申请来扫雷,就要到一线去战斗!”在扫雷任务中,他多次主动申请去排最大最危险的炸弹,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他技术好,又总是抢着上。”杜富国用赤胆忠心、铁血担当,以绚烂的青春印记、伟岸的英雄之躯,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丰碑。青春,最抢眼的是奋斗风采;为民服务的岗位,最吸睛的是担当精神。我们青年干部要以“雷神”为榜样,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既要立志干大事,又要俯下身子,扎扎实实做好小事实事,担当起新使命,成就无悔青春。

3235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