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精选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精选5篇)
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你是否在寻找“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篇1)
去年9月8日,全国抗击___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在___防控的阻击战中,陈薇带领团队作出重大贡献:___发生后,闻令即动,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汶川抗震救灾,从抗击埃博拉疫情到抗击___,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巾帼英雄总是挺身而出,用行动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去年8月,陈薇正在执行任务。得知自己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时,她说:“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
去年1月26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第四天,陈薇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围绕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课题,迅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与军地有关单位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
“疫情就是军情,现场就是战场。”在武汉抗疫的113天里,陈薇带领团队用一项项关键成果,为最终胜利加上了一个个决战决胜的砝码——
在陈薇指挥下,短短24小时,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被搭建起来。在这个实验室里,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
为加快推进科研与临床有效融合,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在病原学、免疫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快速建立病毒鉴定链条,精准诊断临床患者感染类型,率先在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看到电视新闻,陈薇父亲才知道女儿又冲到了一线。去年2月3日,陈薇挤出时间往家中打了新春以来的第一个电话。终于等到了电话,陈薇的父母亲笑了。
“要牢记使命,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军事医学专家组火线入党仪式上,陈薇嘱咐新入党的科研人员,这也是她对于职责和使命的理解。
“我先试打,如果没事你们再打”
2020年3月,在武汉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最关键阶段,陈薇迎来自己的生日。接到战友祝福,她百忙之中回了一条信息,只有8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疫苗,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其中,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是首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对全国上下民心士气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回到19个月前的武汉。尽管腺病毒载体已是成熟的技术平台,尽管疫苗已通过了动物试验,但在当时条件下,刚研制出来的新冠疫苗依然充满未知。
“我先试打,如果没事你们再打。”陈薇面色如常,语气如常。
一辆救护车停在楼下,静静待命;一面鲜红的党旗,静静挂在注射室的墙上。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接种半小时后,陈薇未出现不良反应,团队其他成员也开始接种疫苗。历史,会记住这个属于中国军人冲锋与胜利的时刻。
2020年3月16日,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4月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8月11日,该型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2021年2月25日,该型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专利是我们的、原创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在武汉短短3个多月,陈薇添了不少白发,但她的神情和话语,依旧坚定。
“我和团队将继续努力,不负使命”
这些年,陈薇的科研成果,总是与一次又一次的急难任务相关联。此次奔赴武汉,陈薇已不是第一次与病毒“短兵相接”。
1991年,刚刚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陈薇参军入伍。30年来,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她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军功章——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陈薇与课题组连夜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数月后,团队研制的“重组人干扰素ω”,对sars病毒的攻击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那时国内没有埃博拉病例,陈薇也挺身而出,率队赴非。同年12月,陈薇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入伍以来,陈薇的研究对象都是些常人避之不及的疫病。正是因为有着长期与病毒“打交道”的经验,她与科研团队能够在此次___期间尽快研制出疫苗并付诸临床试验。
“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陈薇说:“我和团队将继续努力,不负使命。”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篇2)
战疫一线的女将军
陈薇,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她说过,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面对新冠疫情,她闻令而动,驰援荆楚。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陈薇将军抵达武汉,从进入疫区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启了“忙到起飞”的模式。快,是陈薇最大的特点,走路快、说话语速快、工作节奏快。
陈薇团队进驻武汉2天后,她与同事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应急审批,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实现了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加快了确诊速度,这无疑是一项重要成果。
防控疫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薇团队仅用4天时间,就搭好了负压帐篷检测实验室。1月30日,投入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最硬核的是她提出了许多指导抗疫正确见解,网友们大赞:“这才是一位院士该有的表述,专业而有远见!”
陈薇曾说过,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你该做的。她常鼓励团队官兵,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我们是一线中的一线!这个“一线”意味着,要屡屡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足以致命的病原体短兵相接,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
面对将军果敢之举,我们由衷的感慨啊!军装就意味着责任,军装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舍身为国,意味着守护和平。军装就是国家的厚盾,真正担起民族重担的从来不是光鲜亮丽的流星,而是默默耕耘的国士,他们才是国家脊梁,民族希望!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篇3)
陈薇是谁?
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抗击非典、埃博拉、炭疽等传染病的杰出科学家,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
1966年,陈薇出生在浙江兰溪,被亲切地称为“兰江女儿”。1984年,陈薇从兰溪一中毕业,1988年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2002年被破格评为教授。201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年11月,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不少朋友和同事问过陈薇,“怎么总喜欢搞些魔鬼性的课题研究”, 陈薇回答说:“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1988年,从小成绩优异的陈薇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获得了浙大保送清华大学的唯一资格,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攻读硕士。
当时的陈薇,并没有做科学家的想法,甚至被同学们认为是最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长发飘飘的她性格活泼,打扮时尚。虽然是理科生,但陈薇却热爱文学和舞蹈,时常在校刊上发表美文,在学生食堂举办周末舞会,还是清华咖啡厅的第一批女服务员。
直到1990年,陈薇的老师要她去军事医学科学院买一种实验试剂的时候,她的人生轨迹才开始了真正的改变。一次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短暂接触,让陈薇被那里完备的科研设备,先进尖端的课题和杰出的科研人员所深深吸引,产生了一种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
1991年,硕士毕业的陈薇作出了一个选择:去参军,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里做科研。然而,此时的她已经签约了深圳的一家著名生物公司,如果按照计划,迎接她的将是高薪白领的生活。家人朋友不理解她的选择,觉得清华硕士到部队就是埋没了自己,入伍就是落伍。但陈薇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进入军队已29年的陈薇现在回想起来,眼神里还是充满坚定:“我来到军队的第一天起,我就决定在这里待一辈子了,因为我的老前辈也是这样的,在这里我遇到很多好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我留下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我喜欢专注做这个事儿。”
1998年,32岁的陈薇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同年,她成为了一名母亲,但仅仅休了一个月产假后,她便回到实验室,埋头专注科研。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她抽空回家看了公婆,回到实验室却只看到一地的液体,看着两个月的细胞实验顷刻化为乌有,她一个人站在实验室放声大哭。在之后的几年里,陈薇很少能在12点之前回家。
渐渐地,陈薇开始带领一批军队科研工作者们展开重大抗病毒药物的科研任务。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篇4)
陈薇:坚持科技自主创新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全国__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3月7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____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出“四个面向”的号召,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科技工作中最集中、最深刻、最现实的体现。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命健康。这次我们团队能把全世界新冠疫苗第一针打在武汉,能在俄罗斯、巴基斯坦、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71个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可喜结果,能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和多国应急使用许可,都是长期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果。近年来,我们自力更生构建集靶标发现、分子设计、效力评价、快速制备于一体,上中下游无缝衔接的重大生物安全防御疫苗研发技术体系,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个战略储备重组疫苗和全球首个新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实现了中国创新疫苗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并获得了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两条技术路线上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成果来之不易。
“十四五”规划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从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和这次抗疫应急科研攻关,以及参加全国__“健康中国”、“创新中国”委员读书活动,我感到要推动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落到实处,在生物科技创新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如: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不足、研究力量分散,长效性支持机制不健全、基础研究不稳定,条件设施不完善、快速响应体系不健全等。
为此,提四点建议:
一、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白名单”制度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在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重大前沿领域系统性地谋划重大项目布局,建立核心技术团队“白名单”,国家长期稳定投入,实现“项目—基地—人才”有机融合,为保障国家发展利益、解决重大安全风险、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奠定坚实科技基础。
二、建设特需疫苗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科技部已印发《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十四五”期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议建设特需疫苗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紧扣国家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梳理“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开展跨军地、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达到“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持续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在以____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冠疫情得到了全面控制,但从全球来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强防控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应继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进一步厘清病毒起源、动物宿主和致病机制,深入分析病毒变异对现有防控措施的影响,未雨绸缪,开展针对重要变异毒株的疫苗、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等预研,必要时及时更新换代。
四、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创新生态,在项目攻关、平台建设和人才计划中,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大家勇于探索,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研究,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发挥科技创新应有的支撑力量!
抗疫“人民英雄”陈薇事迹(篇5)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37岁的陈薇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展开对sars的病毒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不仅在国内率先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陈薇领导的团队更是迅速对干扰素ω进行了实验,证明干扰素ω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增殖,显著减轻机体损伤。事实上,早在sars爆发之前,陈薇主持的“重组人干扰素ω(ifn-ω)”研制工作已历时三年。这一干扰素被认为具有广谱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主要用来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
为采集非典样本,陈薇与同事赶赴广州,每日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在不能和家人团聚的100多天里,陈薇的丈夫麻一铭和她四岁半的儿子,只能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她。
得知《东方时空》节目中会有妈妈的镜头,陈薇的儿子便一直等在电视机前,妈妈一出来,他便主动亲吻电视屏幕里的妈妈。
最终,陈薇团队发现该干扰素对sars病毒也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成功研制出针对sars病毒的预防用药。包括小汤山医院在内,全国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经此一战,陈薇名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