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学 > 历史故事 >

黄河的历史故事-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玉玲2 历史故事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那么你知道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

  黄河历史上的六次改道

  今天我们所讲的是历史地理,内容从政治、军事、经济转向到有关自然的问题,主要介绍中国北方黄河的改道问题。

  黄河对于中国历史来讲,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以往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当然这种说法考古学家认为不太确切,认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多元的,或者说她的源地是多元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黄河的文明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一直进入到历史时期,周秦汉唐,是没有中断过的。这样一条大河影响到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但是它给中国历史带来的灾难又是十分深重的。黄河的特点是:善淤,善决,善徙,也就是说黄河泥沙的淤积量是非常大的,改道是非常频繁的。在中国历史上,它的决口泛滥次数是非常多的。有人总结起来,在这一千多次的决口泛滥之中,有三十多次大的决口,六次大的改道。所有这些大的问题,都汇集在黄河的下游阶段。

  黄河在历史上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在战国以前,黄河是呈漫流状态的。漫流状态是讲在河流进入平原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条固定的河床,于是在平原的广大的范围之内,随处都可以形成它的水流范围。战国以前,黄河就呈漫流状态。何以为证?除了来自于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的直接的证据——对华北平原地下的土层进行钻探之后发现的淤泥,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大概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左右,复旦大学谭其骧先生发现,在太行山以东到今天黄河河道这一个大的扇状范围之内,战国以前没有留下任何人类活动遗址。在太行山的山麓地带以及黄河附近的这样一些地带,都有大量的人类活动遗址,只有这样一个扇状地带是空白的。而在今天来讲,这样一个扇状地带是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人口非常密集。于是综合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提供的各种依据,彼此之间进行综合分析,原来早在战国之前这段时期,黄河漫流,从太行山流出来之后,冲入到华北平原,在这样一个地方形成了漫流区,没有固定的河道,在这个扇状地带随意进行流动。这个时期是什么时期呢?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中国人所熟知。那么大禹究竟做了什么?原来那个时候传说的大禹治水,就是由于黄河下游曾经存在着漫流阶段。于是,人类开始面对这种漫流的黄河,逐步在黄河的下游地段开始筑堤、束水,将她引向一个固定的河道。这个过程是不是真的由大禹开始的?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传说是和地理现象彼此之间吻合的。

  黄河泥沙含量大,自结束了漫流阶段之后,有了固定的河道,于是在泥沙的淤积之下,地上河就开始形成了。在今天的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从龙门、壶口出来之后,黄河逐渐进入了下游地段,进入了平原,地上河逐渐形成。从那个时候开始,黄河淤积到了今天,所有人都知道开封城附近的黄河段是一个典型的地上河,它远远高于开封城的地面,黄河大堤更像一堵城墙。我们知道开封铁塔,那是距今一千年左右的北宋修建的,它是琉璃塔,但颜色是棕色的,所以被人们称作铁塔。而今天,黄河水面几乎到了开封铁塔的中部。于是,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黄河水就像悬在华北平原尤其是河南段整个城市和乡村头顶上的一把剑,随时黄河决口,都会导致这个地方的灭顶之灾。实际上历史上每一次泛滥改道都与这种地上河有着直接的关系。黄河的这种泛滥改道的范围,最北的接近于河北省的石家庄、邢台到鹤壁、安阳、新乡一线。这些地方的地势比较高,是属于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地带。也就是说,黄河在向北改道的过程之中,按照水往低处流的性质,它已经到了不能够再往西北偏的这样一种局面。向南,从太行山东麓地带,然后经过今天黄河的干道,再向南走,一直影响到淮河。这个范围方圆大概有一千多里地,黄淮海平原连结在一起与黄河有着直接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河的六次重大改道都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改道。战国之前也就是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时期,在这个时代之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由于人口逐渐增多,黄河在整个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于是在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之下,开始修堤,将黄河固定下来了。原来黄河没有河道,是漫流到处走,现在我们把它固定下来了,这个过程就叫做第一次改道,或者说有了一个固定的河道。这个固定河道指的是黄河下游地段,主要流经今天的河南和山东境内。通过人们的筑堤所保持下来的这条河道要比今天的黄河更偏北一些,也就是说最后它的入海口是和今天的海河基本上是互相吻合的。那么黄河在这个河道上固定下来之后,又有过多次的泛滥,于是在下游地区还形成了两个分支。战国以后到汉代在大多数时间保持了这样一种流向,主要流经今天的河北省境内,以海河河道为主,然后注入到渤海湾。

  第二次改道是什么时候?大概在西汉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王朝,新朝,一般我们把它叫做新莽政权。这个时候黄河出现了一次大的决口。这次河道决口处是在河南省的中部濮阳一带。从这里决口后,水流向南,夺了淮河的水道。这个时候王莽政权的天下并不稳定,同时王莽在黄河决口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得力的措施,去堵住这个决口,于是从新莽政权时期一直到后来东汉王朝的建立,黄河决口冲向南边的淮河,在整个黄河与淮河之间,大概有六十年的时期是呈漫流状态。为什么王莽不堵这个决口?一个是由于天下不稳定,没有这个财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王莽的老家大概是在今天的河北大名一带,祖坟也在这个地方。对于古人来讲,祖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事关后辈儿孙的发展。王莽怕堵住了这样一个决口,一不留神,黄河再次泛滥的话,不是向南决口,而是向北决口的话,就有可能冲向大名,也就是他老家一带,就有可能淹了王莽的祖坟。王莽政权结束了,然后东汉政权建立。在初期阶段,刘秀也没有时间治理黄河,到了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也就是公元69年的时候,开始治理黄河。这次是一个叫作王景的水利工程师,主持治理的黄河,堵住了这个决口,然后引导黄河向下游流,形成新的河道。这个河道的走向与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有一点偏差,但是最后注入到海洋的入口处和今天十分相近,就是在今天山东省垦利县附近入海的。这次黄河的治理是非常成功的,整个黄河大概在八百年左右保持了一个相对的稳定。这个相对稳定是说大的泛滥改道不多,小的决口也有。

  到了公元1048年,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出现了第三次改道。这次改道,决口地点也是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的濮阳一带,这个地方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次数最多的一个地带。这次决口使黄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支流向北,又走到了海河一线;另外一条支流向南,又从山东一线入口。这两条支流有人把它们叫作黄河的北流和东流。黄河的北流和东流,在北宋历史上就变成了一件很热闹的事情。北宋的首都开封城,距离黄河的决口地点并不十分远,黄河决口之后,朝廷一片混乱。有人就说了必须堵住两条河道中的一条,然后让黄河沿着另外一条河道进行流动。于是朝廷里面就形成了两大派别,一个叫北流派,一个叫做东流派。北流派认为,从黄河第一次改道之后,一两千年之内,黄河的河道基本上都是以东流为主,泥沙也主要淤积在这个地带,已经形成了地上河,显然这个地区不再适合水性。而黄河已经很长时间不走北边这个河道了,地面相对来讲比较低,适合水性。东流派认为,虽然北流顺应水性,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和政治、军事搞到一起了。在北宋的北面,是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这个辽与北宋之间的界线大概就是在今天的河北省白沟。游牧民族契丹人对于北宋来讲是个巨大的军事威胁,好在黄河作为一道天险,可以阻挡契丹人南下。但是,如果黄河北流的话,一直向北走,就进入到了契丹人的境内,一直向北,到天津附近入海。那么这道天险不存在了,不但不存在了,还变成了对于契丹人来讲非常便利的一个交通工具,他们坐着船从黄河逆流而上的话,一直可以抵达中原的腹心地带。到了冬天的时候黄河结冰,那么可以说这道天险就完全不存在了,契丹人的马队直接可以渡河。而皇帝无法判断究竟是实行哪一派的主张好,于是政治上的纠纷影响到了治河。东流、北流与北宋王朝的历史相伴而存。黄河在两条河道并存的情况下,改道和泛滥又时时发生,北宋时期真是内忧外患。

  第四次改道发生在1128年,即南宋建炎二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抗战的时候,国民政府在向南迁的过程中,扒开了黄河的花园口,形成了一次人为的泛滥,历史上称之为“以水代兵”。事实上,1128年所发生的第四次重大改道,也是一次“以水代兵”,人为的一次决口。1126年,北宋的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女真人俘虏,这叫“靖康之难”。到了1128年,女真人继续向南打,这时宋朝当局已经慌作一团了,在军事抵抗没有实质性效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挡住女真人向南走的马队,于是在李固这个地方,扒开了黄河。李固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滑县,这个滑县距离刚才所说的濮阳是非常近的。

  从李固渡把黄河扒开之后,这一次黄河开始向南流。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东流结束了,北流也结束了,开始了一次大范围的夺淮的历程。这叫做第四次改道。我们可以看到黄河经过第四次改道之后,整个河流形成了一个类似直角的大转弯,然后利用淮河的支流,冲向淮河干流,最后入海。黄河是中国第二条大的江河,整个长度有五千多公里,水的流量是非常大的。淮河和黄河比起来就真的是一条小河了,在黄河第四次改道夺淮的过程之中,可以想象,巨大的水量冲向淮河,淮海河道显然不匹配,必然由夺淮而造成的泛滥、决口就更多了。

  从总的意义上叫“夺淮”,事实上,黄河下游地段形成了数条支流,也就是将淮河几条支流全部都利用起来了。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自行的决口和泛滥又不断地发生。首先,黄河的一部分水流是从淮河的一条支流——泗水,注入到淮河的。有人进行过这样一种测量,大概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河水是从泗水注入到淮河的;另外的百分之六十是在下一次决口之后,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最后也是由泗水注入的,但是沿途所经行的路程是和前者有所不同的。此后,又有第三次决口,有一部分水流虽然也遵循着由泗水入淮,但是在附近又形成了一条小的支流。在第四次改道之中,可以说黄河下游地段形成一种并行的路径。

  对于黄河的第五次改道,说法就多了。实际上很多地理学家到这个时候已经分不清楚黄河第四次与第五次改道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了。因为什么呢?整个第四次和第五次黄河的路径都是夺淮。在夺淮的过程之中,有人认为第五次改道的这种夺淮比第四次改道要更为严重。第四次改道是以泗水附近,也就是围绕着徐州、嘉祥一线形成一条河道,到第五次改道的时候,原来的经过泗水一线注入到淮河的这条河道附近已经变成了明显的地上河,也就是说水流再也不能独自从这里走了,于是整个黄河开始沿着夺淮的路径向西摆动。颖河、贾鲁河、涡水、濉水等等全都是淮河的支流,如果从地图上来讲,是呈一种南北向的流向,然后依次排开。黄河从原来夺泗水进入到淮河,已经不能容纳了,于是逐渐地向西,这样所有的淮河支流都变成了黄河的通道。到了最西面,这就是颖水了。颖水已经到了河南省的西部地区,这个地方有人把它叫做豫西山地,地形非常高。也就黄河在夺淮的过程之中已经向西摆动,按照地形,已经到了不能再高的形势了。我们所看到的,黄河在这一次改道夺淮的过程之中,有一条主干道,仍然是从徐州一线走,但是所有其他的这些支流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如此,黄河在整个淮河的流域,又不停地有大大小小的决口。于是整个这一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几乎就存在着一个泛滥改道与黄河连为一体的历史过程。

  治理黄河可以说成了元明清三朝的一个重大问题。有人就说了,除了黄河水性本身有善徙、善决的特点之外,也有各个朝代治理过程中不得法的问题。明朝有一位叫谢肇淛的人写了一本书叫《五杂俎》,这本书中就说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说明朝人治理黄河,也就是第五次改道的过程中,有很多顾虑。本来治理黄河是应该依照水性——水往低处流——来进行引导,但明人有很多顾虑。第一个是怕伤田地,固定河道又怕影响到周围的农田,又怕影响到城市、运道、陵寝等等。对于治理黄河、疏导黄河,怕影响到农田、城市,这是在通理之中的,而陵寝和运道是指什么呢?元朝的时候修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的水道和隋、唐、宋时不一样,以前这条运河是连接到开封、洛阳一线,而元朝则将运河修到了北京,也就是说这条人工的运河变成南北走向了。明朝也定都北京,北京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南方运来,于是保证这条运河对于朝廷来讲就成了保证物资命脉的大事,非常重要。这种南北走向的运河与黄河夺淮,二者正好是互相交叉的,如何使黄河泛滥不影响到运河,

  这非常重要。所以说,治理黄河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要保证运道。还有一个顾虑就是不能惊陵寝,这个陵寝指的就是朱元璋的父母和爷爷、祖爷爷的坟墓,分别在凤阳、泗州一带,泗州、凤阳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的关系。于是,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所有这样一些问题都变成了治理的障碍,就使得黄河在第五次改道的过程中增加了复杂性。

  第六次改道是在清朝咸丰年间。1855年,黄河决开了铜瓦乡,经过人为的堵塞之后,黄河发生了一次变化,形成了今天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下游的河道的情况。这一局面结束了大概七百年左右夺淮的历史,黄河从此就由山东垦利县入海了。我们今天打开地图,可以看到在苏北地区还划了一条虚线,这条虚线被叫作废黄河,指的就是在第五次改道的时候,黄河在夺淮的过程中留下来的那条旧河道。虽然改道之后,黄河不再流经这里,但原来的旧河道变成了断断续续形成的湖泊、沼泽地带。今天仍然能在废黄河的沿线看到一些狭长的湖泊,这与当时黄河留下来的遗迹是相关的。

  黄河在泛滥改道的过程中,从早期夺海河到后来夺淮河,然后从1855年铜瓦乡改道之后形成了今天的河道。历史上整个黄河的泛滥区域方圆有千里之地,影响了整个黄河下游地区,包括海河流域。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同时给整个下游带来的灾难也是非常深重的,尤其是地上河自形成之后就是下游地区的一个重大的威胁,一旦泛滥,整个下游的城市和农田都面临着灭顶之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其中有不同的说法。黄河从公元69年到1048年的时候,大概有八百年左右没有大的泛滥改道,有人就说这是王景治河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力所致,把整个原因归结为工程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谭其骧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认为黄河流经的中部地区——黄土高原在这八百年间正好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叫作五胡乱华就是在这一时期,五个非农业民族在进入中原,而他们以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得黄土高原恢复成了草原的景观,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有利的,于是进入黄河的泥沙就减少了,淤积量也就少了,泛滥决口也就少了。谭先生提出来的这个观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却并没有被接受,但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同,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利用影响到了黄河下游的泛滥和改道。

  然而,任何一种观点的提出都有一种矫枉过正的问题。固然在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在黄土高原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多与少会影响到黄河下游的泛滥问题,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与人类有关?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类所起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看整个黄河流域的分布图,从上游到下游,长度有五千多公里,黄河从黄土高原经过一个拐弯,进入中游地带,这个地带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黄土的一个特点就是直立性非常强,因此陕北人就能在上边凿窑洞,但由于直立性非常强,每当下雨的时候或者其他的侵蚀方式产生的时候,黄土容易产生一种垂直方向的裂缝,这种裂缝形成之后,再有一种推动比如刮风、下雨,裂缝越来越大,然后就崩塌,顺着小河流入大河,就变成了黄河中的泥沙。有人说黄河中的泥沙是一斗水半斗泥,所有的黄土是来自于这样一个范围,而黄土最多的就是在陕北地区。谭先生所讲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到了黄河,那么黄河泥沙的含量这么大,难道都与人类活动有关系吗?

  事实上科学家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有一位中科院的院士刘东生,他的研究团队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做了一个系统研究。以往我们说太行山东麓地带有一系列的冲积扇,这些冲积扇本身与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比如桑干河、滹沱河等有关,这些河流从太行山流出之后就到了华北平原,在华北平原的东部山口地带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扇状的冲积带。冲积扇有一个特点——中国的河流季节性是非常强的,夏天河流的水量大,秋冬水量小,夏天水量大的时候携带的泥沙就比较多,同时泥沙的颗粒也比较大,到了秋冬水量小,水的动力也就小了,泥沙也变细了,在一年的不同季节,粗的和细的沉积在一起就形成了如同书页一样的结构,第二年又是如此。因此,地质学家就能够通过粗细的相间分布判断不同年份之间的区别。他来观察太行山东麓泥沙层的厚度,以其中一年为基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增加,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度越来越大。在原来人类活动等于零的基础上,全部的泥沙都可以被认为是地球自然力的侵蚀所导致的。在后来进入到历史时期之后,在原有的纯自然力量的侵蚀泥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时候又进行测试,看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这部分泥沙——人类加速侵蚀所导致的泥沙侵蚀究竟有多少。在距今六千年以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整个黄土高原的自然侵蚀量接近十亿吨左右,而今天是十六亿吨。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历史向今天接近,来自于黄土高原进入到黄河的泥沙量越来越多。在人类活动力度非常小的阶段,可以将之视作全部是自然自身的侵蚀,而随着人类活动力度增大而增加的这一部分与人类活动的关联并不大。根据他们做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侵蚀是主导的。除了刘东生在太行山东麓进行的这种直接的测试之外,还有一部分地质学家用另外一种方式——室内的模拟实验加数学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和刘东生的结论是相近的。

  人类的活动在黄土高原的泥沙侵蚀中所占的比例在早期是零,以后逐渐增加,一直到今天占百分之三十,而今天是人类活动最大的时期。也就是说,整个黄河的问题在科学家看来是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为辅。有人会说,如果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在于大自然而不在于人类的活动,那么人类就不对这个地方进行治理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能控制和解决百分之三十的环境问题。

1357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