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处暑是几月几号时间(最新)-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2023年处暑是几月几号时间(最新)
处暑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立秋之后的一个节气。关于2023年处暑是几月几号时间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处暑是几月几号时间,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2023年处暑是几月几号时间
2023年8月23日17点01分06秒迎来处暑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分为哪三候
处暑这个节气分为三个候:一候是“鹰乃祭鸟”;二候是“天地始肃”;三候是“禾乃登”。这些候词描绘了自然界在这个时期的变化,也帮助人们了解天气和农事的变化。
在“鹰乃祭鸟”这一候,鹰开始猎捕小鸟,象征着夏季鸟类数量的减少。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转凉,夏季的酷暑逐渐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
“天地始肃”是处暑的第二个候,表示大地和天空的气氛开始变得肃穆。天气逐渐凉爽,阳光变得柔和,秋天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农田里的庄稼也开始进入成熟期,农民们忙着收获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
最后一个候是“禾乃登”,意味着禾苗的生长期已经结束,开始收割。田野里的庄稼金黄一片,丰收的喜悦弥漫在乡村的每个角落。这也预示着秋天的开始,人们可以品尝到农田的丰收果实,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
处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酷暑即将过去,秋天的脚步渐渐临近。人们在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适当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在风水命理中,处暑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象征着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宜于进行一些调整和布置。据传统风水观念,处暑后室内外的能量场会有所变化,因此,这个时期是进行一些风水布置的好时机。
根据风水的理念,处暑时期宜于清理室内的杂物,保持整洁和通风,以促进良好的气流和能量流动。此外,可以选择在处暑之后,进行一些家居物品的调整和布置,以符合秋季的能量特点。
比如,在室内摆放一些象征丰收和富贵的物品,如谷物、果实、瓜果等,以增加财富和福气的气场。同时,可以适当调整家具的摆放位置,让家居环境更加和谐和舒适。
除了室内的调整,处暑也是对室外环境进行风水布局的时机。可以在花园或阳台上种植一些秋季的花卉和绿植,如菊花、金桂、月季等,增添秋天的气息。同时,可以摆放一些风水摆件,如风车、水池、石头等,以促进正能量的聚集。
处暑节气的习俗
一、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开渔节:百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三、吃鸭肉:润肺健脾,无病各家
“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四、脸觑厝:打道回府,龙眼稀饭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过了处暑这个节气,人们的饮食起居就要有所变化。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太阳黄经达150度;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期内。
处暑有哪些禁忌
避免皮肤伤害
初秋天气干燥,皮肤水分易蒸发,外露的皮肤缺水就会变得粗糖,弹性也会变小,严重的还会产生皲裂。日常要注意皮肤的护理,沐浴时不要使用碱性大的香皂,可以多吃花生、梨、红枣、葡萄、银耳、核桃等能 够滋润肌肤的美容食物。
避免心情抑郁
秋季花木凋零,叶落草枯,到处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景,人也易触景伤情,产生凄凉、郁闷、忧愁的情绪。一旦遇到烦心事,就很容易引起心情 抑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理性地看待自然界的变 化,可出游赏景、探亲访友,来使心情愉悦,也可练气功、打太极以保持心情宁静。
伤胃
秋季昼夜温差大,由于冷空气的剌激,胃酸分泌就会增加,肠胃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增加,又增加了肠胃负担,因此, 极易引发胃病。患有胃病的人,秋季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宜食用温、软、淡、 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避免“病从口入”
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避免睡眠不足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避免过早热水洗澡
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 冷水浴锻炼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避免开窗少
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