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
黄大年一个不被人熟悉的名字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英国海龟、吉林大学教授、7年成绩、科研疯子、深地资源探测、战略学家,看着他朴实的穿着,面带微笑慈祥的脸庞,如清风拂面,他做出的突出成就,和他大爱无欲、干净纯粹、突破自我、追求真理的品行,令各行各业效仿和敬重!
值得社会各行各业效仿和尊重的爱国情怀。黄大年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管在任何时候,赤子之心,一以贯之。当今时代,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许多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利益面前发生了扭曲,思想堕落、生活腐化、金钱至上、丢失初心,甚至有的人在帮忙敌对国家,侵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安全,卖国和爱国,廉耻和荣誉,泾渭分明,黄大年同志知行合一的爱国情怀,是值得发掘、效仿和升华的宝贵财富。
值得社会各行各业效仿和尊重的高尚情操。生命中能让不相干人感动的东西,必须是其超出常人的情感和持之以恒坚持的操守。黄大年同志坚守良好的品性和德行,表现出来的,大爱,朴实,担当,纯真,淡然,还有他的工作领域的“疯魔”,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品性,塑造了鲜活的黄大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黄大年的人格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力量,是中华民族不断传承的瑰宝。
值得社会各行各业效仿和尊重的创新精神。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是催化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活力,中国实现“弯道超车”,除了需要每个人、每个行业人员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外,更需要像黄大年一样的科技人才,不断探索,引领创新。黄大年同志敢于担当,敢于实践,敢于幻想,敢于从无到有,敢为人先的品质和科学精神,在当今抄袭成风的知识界,无疑是一剂镇静剂、清醒剂、催化剂,轻装上阵、砥砺前行,这正是我们不断学习、继承和发扬黄大年精神之所在。
值得社会各行各业效仿和尊重的拼搏精神。拼搏此刻用在最多的是体育行业,体现的是体育精神、竞技精神。其实拼搏适用每个个体,是自我突破,是职责,是担当,是意志力,更是使命!“一朵浪花,为的是掀起更大的浪头。”黄大年同志那种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与生命的长度赛跑的拼劲,那种时不我待,殚精竭虑的工作状态,就如一块基石,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中,难以企及。忙是当代人的同名词,累是当代人的心态,在忙累的同时,我们是不是缺了什么,丢了什么?黄大年同志用行动帮我们找回来了,这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何尝不是满格的力量源泉!这何尝不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黄大年”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他的精神如山!如水!如血脉!
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篇2
近期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在我们内心,他朴素,辛勤刻苦,衣着简便,一生剩余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是无私的爱国者;他固执,执着科研,心无旁骛,一心只在实验室;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一生的平凡铸中国科研的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谈起老一辈科学家,他说“看到他,你会明白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取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是的,他义无反顾了,他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就是黄大年同志。
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不专则不能”“科研需要疯子,需要拼命”“唯痴迷者成大业”――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用58年的人生证明了这些成功经验。这两天媒体的追忆中,他的一句话尤为令人动容:“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坚守岗位,追求梦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唯恐落后,这是黄大年给人的印象。“把科研当作‘情人’”“每年出差130多天”“经常吃了速效救心丸搞工作”……这就是黄大年的真实生活写照,黄大年成就了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7年间,黄大年和众多科学家一齐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以前,钱学森回国时,一位美国海军将领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海军陆战队5个师的兵力”。7年前,黄大年归国时,有外国媒体评价,“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但当我们惊叹那些科技英才的过人之处,羡慕他们成功的荣誉,感慨他们的神奇时,却可能忽视他们身上的执著精神,无穷毅力。
如今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迅速,科技竞争乃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核心潜力的竞争,一旦落后,可就是国家潜力、军队实力的落后。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务必有一股“拼命劲”,勇于争第一。正所谓,“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钱学森钟情于导弹研究,终成为一代巨匠;宋文骢醉心于国防重器,终成为“歼-10之父”;黄大年痴迷于前沿攻关,终成为科技巨星。无数科技英才的事迹证明,钟情专一、埋头苦干的人,才有期望登上科技的峰巅。
中国要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一大批像黄大年那样的“科研疯子”,离不开他们身上的“拼命劲”。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海外英才群众回国,他们认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凭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很多人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为中国创造了“两弹一星”。这天,我们正走向民族复兴,而民族复兴的支撑在于科技振兴,在于众多科技人才凝心聚力科技兴国。在黄大年心中,“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只有中国强大了,他们的内心才更为强大。正是拥有一颗“祖国高于一切”的初心,让黄大年这样的科学家隐忍克己、朴实包容,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不求名利。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在科技兴国的战场上务必有“一招鲜”。这个“一招鲜”就是颠覆性技术,有它我们才有发言权。然而,“在科学的竞跑中,任何取得的成绩都将立刻成为过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就是这种“不安全感”、这种“本领恐慌”,让黄大年这样的科学家,兀兀穷年、玩命工作,为国家和军队发明了核心技术,创造了科技战场上的“一招鲜”,成为中国有利的武器。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是完美的人生。很多科学家之所以成果丰厚,就在于以出世的态度做学问、搞研究,超然物外;以入世的态度爱国家、爱科学,殚精竭虑。黄大年就是这样的人,“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他能一口气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评奖材料,半页纸都写不满”。反之,名利心盛,耐不住寂寞,只看重科研资金,不聚焦科研攻关,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样的人燃烧自己、照亮未来,铸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国的脊梁,每名科技工作者都应以“黄大年们”为榜样,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始终持续一股不回头,拼命劲,在科技兴国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华美篇章,树立高大形象。
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篇3
黄大年同志是一名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是一位至诚无私的爱国者,他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在祖国需要时回国,毅然决然、义无反顾。
他为推动祖国尖端领域的发展全心全意、殚精竭虑;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不计个人得失、倾注全部精力。
1月8日,黄大年教授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他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他对学生的无限惦念,因病逝世。
黄大年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者,他教学的目标既不是“授人以鱼”,也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黄大年却常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黄大年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才。在为学生设计研究方向时,他都要以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为重,而不仅仅从他个人的项目考虑。黄大年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抱负,不要只以做国内的佼佼者为目标,真正的对手在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他告诫学生多读国际专业文章,安排学生参加国际会议,鼓励学生出国开阔视野,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如今,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这句话不仅反映出黄大年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更体现了他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用身体力行的引领、春风化雨的关爱、心系祖国的情怀,殚精竭虑地履行着为师之责。
黄大年教授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充分汲取黄大年教授的精神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黄大年教授的崇高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篇4
连日来,光明日报关于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事迹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沿着黄大年的足迹走下去,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不息。
黄大年归国报国的事迹感染人。“我是含着泪读完关于黄大年的报道的。他放弃国外一切,抱着一颗‘中国心’,投身到自己祖国的科研事业当中,深深地感染了我。”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说。黄大年的奋斗足迹也让一批在校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未来方向。“青年时期的奋斗是为走出去,而学有所成之后又做何选择,黄大年给了我们掷地有声的答案——归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级本科生傅小宇说,“作为外语专业的中国学子,我想做贯通中西文化、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黄大年惜时不惜命的事迹感动人。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说:“每次见他,都被他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他不是锋芒毕露的人,很谦逊、很有亲和力,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科学家——既有传统的献身精神,更有走在现代科学前沿的创新精神。”黄大年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一批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我也应像他一样,将我的学业作为我的事业来经营,不辞辛苦,夯实基本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11班学生张诗雅说。
黄大年执着追求科技高峰的事迹激励人。“作为一名测控仪器专业的学生,不得不赞叹黄大年对专业交叉融合理念的前瞻性。正是因为交叉、融合中带来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使得我国在‘巡天探地潜海’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级本科生王博深有感触地说。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告诉记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头,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黄大年以国家大局为重,把学术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担当精神,只有时刻保持一颗对科学研究的敬畏心、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才能使国家取得有战略意义的大成果。
黄大年悉心培养科技人才的事迹指引人。黄大年生前的助手于平告诉记者,黄大年多次深情地表露对母校的期冀,他梦想着母校吉林大学也能孕育出像生物进化、dna、雷达、磁悬浮、原子钟等一样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所以,当学校希望他担任本科班班主任时,他表达了极为迫切的愿望。
“大年学长将是我永远崇敬、怀念的榜样和典范,他是一代人的楷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清华大学副校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篇5
人生在世,面对林林总总的纷扰、形形色色的诱惑,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就像一把无形尺子,量出品格的厚度,标示境界的高度。
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号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既是对黄大年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勉励和要求,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连日来,随着媒体对黄大年感人事迹的多方位报道,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高尚的人,引发强烈思想共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他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处世,不计得失、坦坦荡荡;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履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其所思所行,如同一股清流,让学术变得单纯,让人生更加纯粹。黄大年对个人名誉头衔毫不在意,对国家利益却看得很重。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从来不搞“拉关系”“请托说情”那一套。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科研的专注,让黄大年摆脱名缰利锁,自由驰骋在科技报国的广阔天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管是科研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涵养定力、克服浮躁,远离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才能用专注的态度、踏实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充满阳光的人,才能把温暖带给别人。在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他是那样一个大科学家,却是那么热忱,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永远把阳光洒向周围的人。”对事业,他倾尽全力,时刻以“先行者、牺牲者”自励;对学生,他甘为人梯,既是严师慈父的长辈,也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对国家,他不图回报,立志“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黄大年的无私胸襟、奉献精神,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投入科技报国的行列,向全社会传递着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正能量。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灯如豆,万点星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从“两弹元勋”,到以黄大年为代表的当代科研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砥砺前行,继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让爱国、敬业、奉献等价值取向成为社会风尚,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时代发展浩荡向前,精神之火永不熄灭。像黄大年那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同创造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