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精选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周永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周永开的先进事迹5篇,希望大家喜欢。
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篇1】
周永开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致力教育公益事业。1995年,周永开怀着一颗对党至忠至诚的赤子之心,发起组织了“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以12所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组织编攥《热血》系列丛书,被达州市作为全市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读本。在张爱萍将军的母校——达县蒲家中学,周永开同志为了让师生牢记在革命战争中蒲家镇牺牲的700多烈士,自费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蒲家英烈园”,重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及当地革命先烈的塑像,确立“热血”纪念日,设立“热血”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周永开还发起组织“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并举办年会20多次。1998年,他在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骨干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周永开还在母校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化成小学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先后捐赠奖学金40多万元,现已颁发20多届,先后奖励师生1000余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周永开个人向灾区捐款10万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7000元;,在建党98周年前夕,他又向党组织缴纳大额党费10万元;,周永开捐款10万元助力武汉抗击疫情;,党的百年华诞前夕,周永开向党组织缴纳10万元特殊党费。此外,还向蒲家小学捐款3万,万源市花萼山捐款7.1万……但他还说自己做得不够,还要把积蓄捐给需要的人,把房子捐给政府,身后把遗体捐给医学,把能捐的都捐出去。
慷慨的背后,是周永开对自己和家人的“抠门”。周永开夫妇俩都是地下党员、离休干部,平时生活俭朴、省吃俭用,至今还住在80年代的老房子里,破旧的家具、简陋的陈设,人们不禁感叹:一个离休干部竟过得如此清贫。多年来,周永开没有给老伴买过一件首饰,没有给儿女送过一件礼物,没有给孙子发过一次压岁钱……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周永开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是要有点奉献精神的”这句他最爱说的话,年过九旬的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
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篇2】
周永开做组织工作成效显著。到1949年下半年,通、南、巴、平共发展党员1300多人,建立区委16个,支部70多个。为斗争需要,他发展妻子吴应明入党,化名“松君”的她常常将通信情报藏在身上,送往四面八方。
那时周永开夫妇刚有第一个孩子。“松君”有一次穿过敌人岗哨,孩子受惊哭出声,她立刻死死捂住孩子的嘴,孩子难受地挣扎……任务归来,周永开后怕地说:“孩子取名周平吧,希望她能平安。”
临近解放,上级指示武装起义。“需要枪,去成都搞。那时每5家百姓就有1个特务盯着,搞杀头连坐,沿途都是关卡。”周永开回忆,“我们把枪藏在白蜡里,装作贩卖白蜡,有惊无险把枪运回巴中,搞起了武装起义。”
当时,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师开到附近。地下武装发动手拿大刀长矛的群众,将敌军三个团分割包围。周永开等指挥农民武装,将枪炮武装的敌师缴械,俘敌2400余人,缴获子弹10万余发。
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篇3】
新中国成立后,周永开先后担任原巴中县委书记、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留下“草鞋书记”的美名。
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周永开在家中阅读书籍。
巴中地处大巴山深处,属喀斯特地貌,常年干旱。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一辆汽车,没有一处水利工程,人称“野巴州”,老乡常常望天求雨。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周永开等干部规划兴建化成水库,召集3万多民工日夜奋战。他常常步行10余公里到工地,和老百姓一起修水库挑土方,晚上还要连夜开会研究进展,安排工作。
工地上,戴着草帽、脚踩草鞋的周永开和民工一个样,满身尘土;下工回来只看见两只眼睛,端起搪瓷缸子就喝。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穿草鞋的农民,竟然是县委书记。
1960年,化成水库建成,大坝高46米,昔日荒沟变成碧波荡漾的人间天池,成为当地防洪抗旱的依靠。这座美丽的水库被选定为巴中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水库完工要刻一块完工碑,记下出工出力的人名。他拦住不让刻自己的名字,说这是人民建设的,功劳属于人民。
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篇4】
1928年,周永开出生于四川巴中一户农民家中。他幼年丧母,祖父与父亲靠给地主做长工为生。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他看在眼里。
少年周永开常常想念长征离开的红军,红军从不欺压百姓。
1943年,周永开来到化成小学求学。这是中共地下党恢复在川北活动的大本营。学校老师大多是地下党员,经常给孩子们讲革命道理。1945年,周永开17岁。一天夜里老师王朴庵摸黑约他到学校后山:“你想找共产党,你怕不怕死,会不会背叛?”
当时学校里游走着军阀的密探,随时可能举起屠刀。周永开没有一丝犹豫,他斩钉截铁地说:“我绝不怕死!永不背叛。”
黑夜里,他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周永开任中共地下党达县地区通南巴平(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中心县委组织委员,兼任巴中县委书记,在敌人的刀口下坚持斗争。
周永开的先进事迹【篇5】
周永开嗓门大,脾气急,想的都是群众吃穿用度的事。平时下乡,见到路上有粪便,他会躬身把粪捡到地里,用以肥田。
上世纪90年代初,他第一次来到川陕革命老区“万源保卫战”的主战场花萼山。那时花萼山山里不通公路不通电,他手攀悬崖、步行一整天登上山顶的项家坪村,村里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灯。有个小女孩给煤油灯加油时发生火灾遇难,周永开痛心极了。他拿出积蓄,买了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组织大家挖水塘建引水渠,安装发电机。山上第一次亮起了微弱的电灯光。
一定要拔除穷根!他一遍又一遍地跑部门,催进度,说服村民出劳动力,前后接力,逐渐建起一条从官渡镇到花萼山长20多公里的公路,从外面的世界拉进电杆电线,当稳定的电流点亮夜灯时,山里那些老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还自己拿钱引种,鼓励山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试种特色中药“花萼贝母”。如今,花萼贝母成为当地有名的土特产,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砖”。他带人调查野生蜡梅资源,引种蜡梅,力推优质蜡梅的培育及发展惠民工程,竭力为山区农民找到生态与致富的双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