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伟人事迹 >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金浪 伟人事迹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5篇)

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你是否在寻找“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篇1】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篇2】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有媒体统计,袁隆平共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多达67项。这些奖项、荣誉记录了袁隆平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19岁那年,不顾父母的反对,袁隆平坚持学农。因经历过大饥荒,深刻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作出了重大人生选择:从事水稻研究。自1962年开始,近60年来,袁隆平和他的水稻研究形影不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曾寄语年轻人:“我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

回眸袁隆平的一生,不仅其杂交水稻研究成就值得传颂,生平的一些小事也值得记录、讲述。

因特定的个性和性情,青年时代的袁隆平被大学同学鉴定为“自由散漫”。他曾向记者这样形容自己:“我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20多岁的肌肉弹性!”晚年,袁隆平仍心系水稻研究,他的秘书曾透露说,哪天不让袁老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

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学农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1942年初秋,他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后又转学至博学中学。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当过小学校长和督学,后在平汉铁路局工作,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年幼的袁隆平随父母北京、天津、江西赣州、湖北武汉、重庆和南京等地居住,主要在城市生活。

1949年,在大学填报专业时,19岁的袁隆平与父母发生了争执。他的父母认为,学农很辛苦,建议填报理工或者医学专业,但当时袁隆平有自己的主见。最后,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报考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果断跳进“农门”。

学农是袁隆平从小产生的志趣。据他介绍,上小学时,老师带他们去参观一个园艺场,看到各式的花草果木,他对这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就在这里,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饥荒的时候,我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吃什么事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袁隆平说。

不看一眼田,心里就落空了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年近九旬的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还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自1962年开始,近60年来,袁隆平的心一直在水稻研究上。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心还在试验田里。

为推进国家粮食安全,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2020年12月20日,在海南三亚召开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并成立袁隆平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今年5月9日,袁隆平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测产传喜讯: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他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杂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的秘书杨耀松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

为方便研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只要在长沙,袁隆平每天都要看上好几遍。杨耀松说,哪天不让袁老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以这块田为例,其实他站在自家窗户旁就能看到,可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

生活节俭,不坐头等舱

生前,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据新华网2007年报道,袁隆平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他有还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有一次,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

作为全国_常委、湖南省_副主席,袁隆平可以坐头等舱,但他从来都是买经济舱的票。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考虑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的票。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换了经济舱。

袁隆平对自己“小气”,对他人却很大方,一直乐于尽全力帮助他人。他带的一位博士生,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庭困难。一次,这位学生打电话给他,说是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从自己的工资里给学生寄了2000元。

袁隆平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1981年,袁隆平获得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有10万元奖金,自己只留了5000元,其它都分给同事、同行了。

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附近,有一家名为“曹氏民剪”的理发店,从2003年9月开起,袁隆平常来这里剪头发。

开业10多年,剪头发的费用从5元涨到了20元。店主曹x接受采访时说,袁隆平重感情,一直是小店的忠实顾客,还亲自题写了店名;她不愿收袁隆平的钱,但袁隆平每次都会把钱塞给她。

希望更多青年人从事现代农业

生前,袁隆平关心青年的成长,曾多次寄语、勉励青年。

2002年2月26日,袁隆平应邀到武汉市矫口区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到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不要受到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在农田里累倒过……”

2019年9月26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学生们给袁隆平请教其“成功的秘诀”,袁隆平通过以视频方式回信:“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

2020年9月8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将至,农业农村部联合央视等举办的金秋消费季“为老乡拼一单”大型直播活动中。当时,袁隆平寄语年轻人:“我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同年9月,在结束一场活动休息间隙,因身体疲惫,袁隆平不方便接受采访。当听到有学生想跟他合影,他立马起身,面带笑容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篇3】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分左右两路军北上,左路军由朱德和张国焘率领。_、党中央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后,果断决定继续北上。

张国焘对形势悲观估计,同时又滋生了篡党夺权的狂妄野心,擅自命令部队南下,坚持逃跑主义的错误路线。甚至要另立中央,公开打起___旗号。

于是,张国焘召开会议围攻朱德,逼迫朱德谴责_,宣布与_断绝一切关系,并要他谴责党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

朱德严词拒绝,并义正辞严地表明立场:你就是把我劈成两半,你也割裂不了我和_的关系!中央的路线是正确的,我是举过手同意的,我决不能反对!

为了争取和教育更多人,朱德明确指出:不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是红军内部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冷静,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自己搞内讧,让蒋介石看我们的热闹!中央北上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是共产党员,就必须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哪怕有人嚣张地冲朱德叫嚷,要逼他走:你拥护北上,那你现在就走,快走吧!朱德还是决定留在左路军同张国焘作斗争。朱德态度坚决:我是中央派到这里工作的,既然你们坚持南下,我只好跟你们去,但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在朱德的不懈努力下,有效说服、教育和团结了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及时制止了分裂,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篇4】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中国伟人励志的故事事迹【篇5】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3405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