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 历史 > 世界历史 > > 近代朝鲜的风云人物介绍

近代朝鲜的风云人物介绍-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时间: 耀聪2 朝鲜半岛历史

近代朝鲜的风云人物介绍

  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即北纬37度至43度,东经124度至131度,面积为120,540平方公里。朝鲜三面沿海﹕西面有黄海和朝鲜湾,东部临日本海,北部为中国,南为韩国和东海。朝鲜最大的城市是首都平壤市,人口328万,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南部的开城、西北部的新义州、东部的元山和咸兴以及东北部的清津。

  朝鲜山多平地少,逾八成的国土皆为山地,所有的山海拔都超过2000米,平均海拔440米。山区则集中于北面,在东北地区高于2000米的山就有50余座。朝鲜山脉的是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递减,故此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因此,朝鲜的农地大多位于当地,耕地面积有限,只占14.4%。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近代朝鲜的风云人物

  1.李景夏(1811—1891):字汝会。神贞太后赵氏的姻亲,原为丰壤赵氏的得力干将。高宗继位后受到大院君的重用,用狠毒的手段迫使大院君的政敌们一个个屈服。可惜当大院君成为“大老”后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转而投靠骊兴闵氏,帮助闵妃击退大院君的势力,掌握了重权。“壬午军乱”时被高宗罢免,遭流放。“甲申政变”时因其子李范晋营救王室有功,结束流亡生涯。谥号“襄肃”。

  2.赵斗淳(1796—1870):字元七,号心菴。神贞太后赵氏的宠臣,出身于杨州赵氏,老论派的代表人物,高宗的老师。在金左根退下后担任领相之职。曾经坚决反对过大院君的改革政策,后被大院君罢免。谥号“文献”。

  3.李景在(1800—1873):字季行,号松西、绍隐。丰壤赵氏的手下。在赵斗淳退下后担任领相之职。最初反对大院君的政策,后来被大院君笼络。后因年事过高而告退,将领相之职交给了金炳学。谥号“文简”。

  4.崔益铉(1833—1906):字赞谦,号勉庵。儒生的代表人物。在大院君成为“大老”后不顾个人安危几次弹劾大院君的改革政策,是大院君第一次下台的导火线。后被流放到江华岛。清日战争后帮助闵妃鼓动儒生反对日本的侵略。日俄战争后组织义军抵抗日本殖民政策,失败后被抓到日本对马岛,以绝食殉国。

  5.李裕元(1814—1888):字京春、号橘山、默农。丰壤赵氏的部下。早年帮助神贞太后赵氏对抗安东金氏。大院君第一次下台后出任领相,提出立高宗庶长子完和君为储君。后来出使清朝,得到李鸿章的支持。闵妃逼退神贞太后赵氏后就遭到冷落。“壬午军乱”时为了阻止大院君的独裁而鼓动元老大臣向大院君发出攻击,后参与日朝间的调停工作。谥号“忠文”。

  6.安骥泳(1819—1881):字德步。大院君的坚定拥护者。但是由于言行偏激始终得不到重用。1876年朝日之间建交后,他就密谋废除高宗另立新君。可大院君和李载冕不愿参与其中。因此他决定拥立李载先为新国王,发动“辛巳斥邪运动”。1881年,此事败露,安骥泳被处死。

  7.申宪(1810—1888):字国宾,号威堂,本名观浩。原本支持大院君锁国政策,发明了水雷炮,在抗击法国侵略时立功。后担任朝鲜的外交官,负责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在亲眼目睹日本的强大后建议朝廷应当仿效日本进行改革,引起了高宗和闵妃的重视。“壬午军乱”时被当作是开放派的代表而遭到压制。谥号“壮肃”。

  8.金允植(1835—1922):字洵卿,号云养。近代朝鲜的儒学家,闵妃的得力部下,亲清派的代表人物。《江华条约》签订后,就被派到清朝学习洋务运动。1882年,他在天津会见了清朝的官员李鸿章等人。后提倡以“时务”适当进行国政改革。“壬午军乱”时请清朝出兵。后得到高宗重用。“甲申政变”后偏向亲美,清日战争后又转投亲日派和亲俄派。日俄战争后便退出了政治舞台,从事思想教育工作。

  9.鱼允中(1848—1896):字圣执,号一斋。亲清派的代表。1882年陪同金允植到天津学习洋务。后坚持亲清政策,遭到亲日派和亲俄派的反对。清日战争结束后加入了金弘集的亲日内阁。1896年“高宗俄馆搬迁”事件时作为朝奸被处死。谥号“忠肃”。

  10.申应朝(1804—1899):字幼安,号桂田、苟菴。出身于名门平山申氏,宪宗和哲宗两朝的重臣。高宗登基后被迫下野。“壬午军乱”时被大院君相中,接替洪淳穆出任领相之职。“甲申政变”后退休,被聘为大院君的幕僚。谥号“文敬”。

  11.金弘集(1842—1896):初名宏集,字景能,号道园、以政学斋。亲日派的首脑人物。1881年出使日本,学习日本维新政策。“甲申政变”后进入朝廷中枢,主张朝鲜应与日本结盟共同对抗大清国。清日战争时掌权,负责与日本签订《洪范十四条》。1896年发生“高宗俄馆搬迁”事件,金弘集作为朝奸被高宗下旨处斩。1910年平反。谥号“忠献”。

  12.金长孙(1820—1882):旧式军人的首领,也是“壬午军乱”的发起者之一。因为儿子被闵谦镐抓住,鼓动大军发起军乱。后被到来的清朝军队击毙。

  13.徐光范(1859—1910):字敍九,号纬山。达城徐氏的代表人物,开化党的领导人之一。与金玉均、朴泳孝等人一同发起“甲申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清日战争时随朴泳孝回到朝鲜,担任要职。后遭罢免。谥号“翼献”。

  14.尹容善(1829—1905):字景圭,号自有斋。清日战争后进入朝廷中枢。1896年进入金炳始内阁,主张亲俄政策。金炳始死后多次担任领相之职,深得高宗重用。1898年“毒茶事件”后成功排挤了政敌沈舜泽。以后政策趋向保守,引起了高宗的不满。日俄战争时病逝。谥号“文忠”。

  15.权重显(1854—1934):初名载衡,号经农。1891年担任朝鲜驻日本公使。后来负责对奥地利等国的外交活动。1895年进入金弘集内阁。日俄战争时作为韩国政府代表“慰劳”日军。1905年与李完用等人负责签订第二次《日韩协约》,是“乙巳五贼”之一。1907年被反日志士刺伤。日韩合并后积极从事亲日卖国活动,在朝鲜总督府担任要职。

  16.李根泽(1865—1919):李景夏的远亲。“壬午军乱”时给从王宫逃出的闵妃安排避难之所,负责料理闵妃的饮食,因此得闵妃提拔。清日战争后主张亲日政策,反对韩国独立运动。1905年与李完用等人负责签订第二次《日韩协约》,是“乙巳五贼”之一。

  17.穆麟德(1847—1901):原名莫伦多夫,德国外交家,被李鸿章聘为清朝的外交顾问。“壬午军乱”时随清军到达朝鲜,担任朝鲜的外交顾问,控制朝鲜外交。“甲申政变”后被闵妃笼络,成为朝鲜亲俄派首领,因此被李鸿章罢官,担任闵妃的私人顾问。清日战争后协助朝鲜政府到上海购买军火,失败后逃往宁波。

相关热搜

16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