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史“第一名榜”趣闻-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科举史“第一名榜”,一次考试汇集唐宋八大家中五位,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科举史“第一名榜”趣闻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科举史“第一名榜”趣闻:
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不一定成为大名人,但在科举史上,有些时候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被称为“名榜”。
第一名榜:宋仁宗嘉二年(1057年)这一榜中,有苏轼和曾巩这两位大家,还有两人的弟弟: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巩的弟弟曾布。要是范围再扩大点,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这几位大文学家,这科还出了两位名气不在他们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个叫程颢,另一个叫张载。程颢开创的理学思想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而张载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影响极为深远。另外,有9人官至宰相。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名人,在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那么前三名都是谁呢?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都不认识。
第二名榜: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考生中,出现了一位大名人——陆游。陆游的才华世人皆知,是当时公认的状元最大热门。可惜的是,他遇上了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为了让自己的孙子拿状元,把各级考官都换成了自己人,还把最有威胁的陆游淘汰掉了。可惜,当时的宋高宗对秦桧早有意见,听说状元人选是秦桧的孙子,就大笔一挥,把他挪到了第三名,而把原来第二名的卷子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这位新科状元也不是普通人,名叫张孝祥,南宋初期最著名的豪放派大词人。这科还有两位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前者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流传最广。范成大的代表作为《四时田园杂兴》,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科还有一位军事家,名叫虞允文,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曾在采石矶率两万残兵,大破60万金兵,一战灭掉了金国的南下雄心。
第三名榜: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晚清,如果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大人物,李鸿章肯定得排到前三名。但是,李鸿章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仅名列二甲第36名。当年的状元是谁呢?此人名叫张之万,是张之洞的哥哥。除了上面这三位,这一科还有不少大名人,比如名列二甲第39名的沈葆桢——中国近代海军、航运的奠基人之一,还是林则徐的女婿。
关于清朝科举考试的趣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都以八股文为主。在位于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着多份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试卷。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考生的文章并非传说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的文章谈古论今,无所不包,甚至有的考生观点新锐犀利:光绪六年休宁籍状元黄思永在殿试文章中,大谈促使官吏清廉可借鉴汉代制度;清末名臣张之洞在殿试时,发牢骚式地“吐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弊端……
状元试卷上对官吏廉洁大加评论
在位于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这份珍贵的状元殿试试卷。这份试卷长约1米,宽20厘米,卷面有些残破,背面用宣纸托裱,用小楷毛笔字书写,是光绪六年休宁籍状元黄思永参加殿试时作答的试卷的草稿原件。
据休宁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份试卷时北京大学教授程道德先生捐赠给中国状元博物馆的。此前属于皇家秘档,但清末从皇宫内流落到民间,后被程道德教授所收藏,程道德教授收得此试卷时,试卷早已残破不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认定为当年殿试时黄思永的殿试草稿卷,并进行了修复。2006年,程教授将这一珍贵的文物捐赠给中国状元博物馆。
在这份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思永文章的议论中心是如何考察选拔官员,确保官员廉洁奉公。黄思永在试卷中首先论述了历代用帝王的恩德、程朱理学的教化来教育官员廉洁的重要性,然后再提到这些道德的感化并不能使所有官员保持廉洁,对于官员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考察任用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为。甚至他在试卷中对汉代考察官员的方式津津乐道:“唯汉代考察之法最为精密,汉以六条查两千石,如田宅逾制牟利渔侵诸禁是也……”
八股文只占考试很小一部分
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汪顺生告诉记者,从这份清代状元的殿试试卷的内容来看,根本找不到八股文的影子。因为明清时科举考试并非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只是考试的一部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等级,除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之外,其余考试都要考三场,每场三天,一共九天时间。第一场是考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第二场考的是官场应用文,包括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案件的司法判文;第三场考策问,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题目会涉及到很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考生们从乡试、会试一路走来,优胜者最终会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而殿试明清两代只考一天,以“热点话题”为题,进行议论,就像现今写作议论文。
而这位在文章中显示出宏才大略的状元郎,最终却没能在官场上一展宏图。汪顺生告诉记者,黄思永在获得状元的身份后,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等小官职,此后又成为一名官商,反而在商场上一帆风顺。他曾开办过天津北洋烟草公司、北京爱国烟厂等实业,后又在清政府商部任职,辛亥革命以后卒于上海。
参加科举考试考生要被“查三代”
在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份同为程道德教授捐赠的、清末名臣张之洞的殿试试卷。
在试卷的开头张之洞写道:“臣张之洞二十六岁,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人,由附生应咸丰二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觉罗官学教习。应同治二年会试中式,恭应殿试,恩科会试中式一百四十一名贡士,保和殿覆试一等第一名,殿试一等第三名,赐进士及第。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怡熊士故仕,祖廷琛士故仕,父锳士故仕。”试卷前,还钦命阅卷大臣的名单,文渊阁大学士,还有六部尚书的名单。
试卷祖上三代的身份标明清楚,汪顺生介绍,祖上三代如有四类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即“戴罪之人、为奴之人、为娼之人、为戏子之人”。而这张考卷中,张之洞将祖父、父亲亡故写明,也是因为他此前因为父亲的去世,失去了参加此后会试、殿试的资格。汪顺生介绍,早在11年前的咸丰年间,张之洞就已在乡试里中了举人。但他的父亲去世,他需要返乡为父亲守孝,无法参加考试。而守孝结束后,两次会试却由他的族兄张之万担任主考官的影响,张之洞需要回避,又无法参加考试。
张之洞试卷中尽显“愤青”本色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张之洞以举人的身份担任了11年小官。同治二年,26岁的张之洞终于在会试中取得了141名、保和殿覆试一甲第一名的成绩,有了参加殿试的资格。但因为有11年时间因科举考试制度的限制被无法“进步”,他在殿试时,就像一个“愤青”一样,将长期淤积在心里对科举考试的牢骚,发泄在试卷的文字之间。
他的试卷文章的题目为《得贤才所以治天下,而总论资格科目之得失》。文章中尽是直指科举时弊的言语:“今日人才之乏,资格太拘,科目太隘……”他甚至建议“多其途,优其用,严其限,重其不举之罚,以利人才”,这样才能让人才“奋迅鳞集京师”。张之洞甚至引用雍正皇帝任用非科举出身的李卫、田文镜等人的例子,来说明不经过科举依旧能够选拔到优秀人才:“世宗宪皇帝时所用李卫、田文镜辈,虽不免駮杂,而皆立功。”最终,张之洞下了结论:“诚以文法之中,必不足以得非常之士。”
张之洞在参加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之时,居然在文章中大谈科举考试的弊端,很可能会得到“零分试卷”的可能。最终在阅卷时,张之洞的文笔精彩没有名次靠后,但他的观点是如此犀利,主考官们只给了他二甲第一名的名次。但慈禧太后却看到了这份试卷,觉得他是一位可用之才,破例将张之洞的名次向前提升了一位,让他成了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张之洞才幸运地走进了紫禁城。
也许是历史开了一个玩笑,而这位随后叱咤风云的晚清名臣,在上世纪初极力上书废除科举制度,最终让这个始于隋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寿终正寝。这也算是张之洞在当年殿试试卷中所抒发对科举制度不满观点的一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