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5篇)-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5篇)
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你是否在寻找“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篇1
从学员到高级技师,从内燃机车司机到动车组指导司机,19年的职业生涯里,赵__见证了西部地区铁路列车牵引动力之变、运营速度之变。在千里铁道线上,他逐梦前行,用不懈奋斗诠释了青春的价值。
赵__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西机务段动车组指导司机、高级技师,曾获得全路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勤于思考、知行合一
努力变身“规章王”
2002年从__铁路运输技工学校毕业后,赵__被分配到机务段,从事机车乘务工作。经过学员、副司机的历练,他成了一名内燃机车司机,圆了驾驶铁龙驰骋陇原的梦。
为尽快掌握内燃机车驾驶技术,赵__从最基本的机车原理开始学,坚持每天反复背、反复学,认真跟着师傅学操纵、排故障。下了班,他经常待在机车里,对着电气设备学原理、悟心得。回到宿舍后,他还翻阅相关专业书籍,仔细琢磨,求证疑问,在“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养成了勤于思考、知行合一的好习惯,逐步从业务“小白”成长为同批学员中的业务尖子。
付出就有收获,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赵__成为同年入路的同事中第一个获得内燃机车驾驶资格的司机。跟车实习的一年时间里,他熟练掌握了内燃机车的线路管路原理和操纵性能,学习笔记记了十几本,《技规》《操规》《行规》等规章制度更是烂熟于心。值乘线路沿线的每一座车站、每一个隧道、每一架信号机以及线路纵断面、曲率、限速值,他都能做到回答“一口清”。他还把这些经验编成口诀在车间广泛传播,被同事们称为“规章王”。
2011年,拿到电力机车驾驶证的赵__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次出乘早到30分钟,利用这30分钟时间对不同值乘任务涉及的业务知识进行快速“充电”。日积月累,他对不同型号电力机车的每一个部件作用和操作方法都了如指掌。“提前做好预想非常重要,对出乘一趟的运行揭示、慢行处所、特殊地段等情况了然于胸,严把第一道关,才能确保值乘一路平安。”他说。
攻坚克难、锤炼技艺
“驭龙宝典”显神通
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前夕,为保证动车组列车顺利开行,__铁路局从全局电力机车司机中公开选拔动车组司机。赵__凭着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行车经验,被选拔为__铁路局第一批动车组司机。
当时,西北地区高速列车安全操纵技术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赵__从零开始,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外出培训期间,从动车组的基础构造、制动与牵引基本原理,到atp的控车模式、动车组的平稳操纵,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搜集动车组开行前的基础资料,夜以继日、潜心钻研,逐渐熟练掌握了各种型号动车组的操纵要领。
2017年5月,宝兰高铁开始全线联调联试。为了高质量完成试验任务,赵__根据线路海拔高、坡度大、隧道多的特点,在值乘作业中摸索出了平稳起车、恒速控车、稳准停车的“赵__操纵法”,并在全段推广应用。
作为__局集团公司第一代动车组司机,从兰新高铁、中川城际铁路、宝兰高铁的联调联试到开通运营,赵__全程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在值乘动车组列车将近7年的时间里,他对每条线路的坡度、曲线以及各种车型性能都了然于心、如数家珍,对每一次值乘都精神高度集中、一丝不苟。2018年,赵__先后取得段技术比武第一名、__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一名、全路技术比武第六名的好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工匠、“驭龙先锋”。
传道授业、榜样引领
危难时刻见担当
西北地区海拔高、温差大、风沙多,从兄弟单位学到的操纵经验会在这里“水土不服”。为此,赵__汇总梳理出宝兰高铁操纵方法、固化作业流程、关键点操纵技巧,先后编写了系列动车组列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固化作业流程》《动车组操纵提示卡》等10余册操纵指南。面对高坡地段的行车条件,他坚持“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工作标准,练就了站内对标停车前后误差不超过20厘米的绝技。同时,他凭借多年行车经验总结出了“长大坡道操纵法”,为兰新高铁安全行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宝兰高铁开通运营后,上线运用的动车组车型多达14种,安装的车载列控设备有5种,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对繁多的机型和设备,动车组司机普遍感觉操纵压力大。于是,赵__在工作之余将自己总结的操作要点和工作心得整理成册,并结合《高速铁路技术管理规程》《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等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编写了crh2型、crh5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动车组固化流程作业手册,进一步细化了不同动车组车型的作业流程。
为了让同事们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化作业流程,赵__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教练”。起初,他专门对40名刚单独上岗的新司机进行“一对一”跟车示范、“面对面”讲解难点,取得了良好成效。后来,他在__西站至西安北站间,逐一对所有机班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作业,一天两个往返、1100多公里,每个往返指导一名司机。半年多的时间,他完成了200多名动车司机全员全覆盖指导示范工作,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规范了全段动车组司机的作业标准,有效防控了误听、误通、错操等安全风险,为高铁运输安全筑起了坚实防线。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平凡的岗位上,赵__没有满足于所获得的荣誉和成就,尽自己所能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2020年初,车间全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再一次主动请缨,担负起车间党内品牌的创建和管理的重任。面对平时添乘、盯岗任务较多,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创建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困难,他利用休班时间定措施、出方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带领7人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
为把工作室建得更优更强,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聚焦车间青年职工成长需求和新机型投用情况,添乘动车组400多趟次,对动车组固化作业流程反复试验调研,解析攻坚了crh380b型动车组防误操作业关键点,更新修订了动车组固化流程等14项工作成果。同时,他还把车间40名副司机送上司机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劳模精神和初心使命。
庚子新春,____突如其来,对铁路系统造成冲击,铁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__局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应急储备队。赵__带领车间49名党员、19名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车间党总支,递交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先后值乘开往武汉、上海、广州方向的动车组60多趟次、走行3万余公里。当得知单位个人防护物资紧缺时,他和妻子跑药店、托朋友,购置了近700双防护手套和600个口罩,解了单位防疫工作的燃眉之急。2020年2月3日,因为表现突出,赵__被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与风竞速,追梦前行
赵__驾驶26种机型
安全行驶140多万公里
是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追梦人
他在三寸闸把上镌刻青春印记
在千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人生
在平凡的岗位上
实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篇2
__,中共预备党员,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供电段检测车间接触网工,曾获__省杰出能工巧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月,__关中大地绿野平畴。在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供电段蔡家坡接触网工区的学习室里,职工们整整齐齐地坐成两排,“__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__正举着接触网零部件为大家讲解检修技术要领。这是今年陇海铁路第一阶段集中修开展以来,__第13次送教到一线。
头发花白的__现就职于__供电段检测车间。扎根生产一线26年来,他35次__技术难题,19次参与铁路供电电力设备重大科研活动,以“匠心”守护着确保铁路供电安全的“初心”。
矢志笃行,有一种本领叫专注
1996年,__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来到__供电段元龙接触网工区工作。因现场经验不足,他很快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他抓紧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反复向师傅们请教检修作业要领,休息时主动找废旧材料练习实作技能。不到两年时间,他就从同一批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工区施工负责人。
2005年,陇海线宝天段隧道内的新型液压补偿器发生故障。当时,晁峪接触网工区没人会维修,便请厂家派人前来处理。为掌握技术要领,__主动要求跟着厂家技术人员学习设备维修技能。随后,由他整理的《液压补偿器更换法》成为现场检修工作的“作业指南”,也填补了该段处理此类故障的技术空白。
现场的考验无处不在。2009年,__在陇海线一处隧道内巡检接触网设备时,发现悬挂点处的承力索悬吊滑轮槽距较小且轮槽较深。“要是环境温度出现变化,承力索就会在伸缩中来回磨损,容易引发断线事故。”__经过一遍遍复测,向车间提出了“采用大槽距悬吊滑轮、将滑轮边缘的内角倒成圆角”的建议。不久后,这一改造方案在全段范围内推广运用,消除了多处供电安全隐患。
测量、检查、调整……接触网支柱由大大小小多个零部件构成,检修起来更需精心、精细。2013年,西宝高铁开通运营,对接触网检修作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当时在__供电段,安装腕臂依然需要作业人员在高空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风险,还有一定误差。__认真研究接触网平面安装图,发明了“腕臂预配辅助支架”,实现了腕臂所有部件都能够在地面上提前进行预配,既保证了作业安全,又将作业时间减少了60%。
“要当一个懂技术的工人,要不然怎么带领大家干好工作!”__始终坚守这一信念,并且将其落实到工作中。近年来,他先后获得全路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无论做什么事,曹师傅都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曾在__所在车间任党支部书记的石玉林这样评价道。
倾心技改,有一种执着叫信念
在__局集团公司管内,__供电段担负着陇海、宝中、宝成、西平、阳安等线路供电电力设备的养护任务。管内山区铁路占80%,桥梁多,低净空隧道多,高坡、小半径曲线困难地段占线路总长的10。8%,包括全路最大坡度30‰的宝成线秦北区段,养护难度可想而知。
2013年12月,__被__供电段聘用至职教科任接触网工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对工作执着、热爱、精益求精的__开启了新的人生之旅。他参与调整接触网补偿装置b值作业项目研究时,发现坠砣加满后卡线器与坠砣杆无法连接,需要在高空将重达25公斤的坠砣拆卸下来才能安装卡线器进行调整作业。带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心病”,他一次次请教铁路院校的老师,反复分析、计算受力情况,最终研制成功调整b值坠砣杆专用夹具,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使作业效率提升2倍以上。
处处留心皆学问。2015年,他组织新工学习一起接触网断线事故案例时,发现应急处置中接触线接续时间长短、接头线夹安装是否到位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设备故障停时和事故等级。回到工区,他仔细观察推拉门在滑道内的滑动规律,不断琢磨提高接触线接头制作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最终研究出接头线夹安装平推法,__了接触线接头线夹脱槽技术难题,提高了设备故障应急处置速度。
2016年5月,__研究制定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法整套流程,填补了该项目技术标准上的空白,使棘轮补偿绳更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全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推广应用。2017年8月,他参与接触网无线温湿度传输装置、接触网综合检测车无源射频标签定位技术等多项技术研究,显著提升了接触网检修智能化水平。
奋斗从未停歇,追梦永不止步。__针对接触网检修难题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努力把所学所长运用到生产一线,又在实践中不断形成成果服务于生产。他先后参与完成配电所辅助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联动功能的研究、互感器二次回路极性测试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19次,累计节约检修成本500余万元。他勇当供电领域的攀登者,在一次次的发明创造中绘制自己的人生轨迹。
责任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坚守
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只有守得住,才能行得稳。在一线岗位工作26年来,__记录了9000余条设备问题,__现场技术难题35次,形成的31本《故障处理方法手册》成为该段接触网检修的“秘籍宝典”。
2014年,__被评为“__省杰出能工巧匠”,2017年被评为“西铁工匠”,2018年被评为“铁路工匠”。2018年8月,__供电段“__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__担任负责人。他编制完成22期业务辅导资料和《普速铁路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等8个技能培训微视频以及《接触网工应知应会》等12种教材,参与设计接触网工练兵场12处,现场授课354课时。
__供电段大部分接触网设备处于宝成、宝天、宝中“三宝”山区,且很多隧道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隧道顶部渗水严重,冬季易结成冰柱,从而引发变电所跳闸、接触网线索烧伤断股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及时掌握隧道结冰情况,__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了除冰温度监测系统,减少了除冰班次,提高了除冰效率,确保了行车安全。
__始终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带领团队完成了引入iec法核定铁路配电所保护配合计算方法的研究、10千伏配电所调压变烧损的研究等课题,以及作业车综合无人防控系统、陇海线接触网标准化建设研究等8个技术革新项目,为供电电力设备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强保证。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__6次带队参加局集团公司及全路相关技能竞赛,先后有10名参赛选手获得__局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及全路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通过视频教学、故障演练、技术比武等方式不断提升青工业务技能,陆续培养出15名技师、36名高级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019年,__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少年到中年,环境在变、身份在变,但__潜心钻研、攻克难关、培养更多人才的坚守始终未变。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篇3
__,中共党员,__铁路公安局__公安处__站派出所综合大队大队长,曾获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铁路先进工作者、人民铁道卫士等荣誉。
公安队伍英雄辈出,铁路警察星光熠熠。__铁路公安局__公安处__站派出所综合大队大队长__用责任与担当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铿锵誓言,用辛劳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忠诚赞歌。
信念如磐,做人民好警察
89年11月27日,为保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__站公安派出所民警陈__身中两枪。经全力抢救,他奇迹般地痊愈并重返岗位,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一级英模陈__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茬茬铁警的逐梦之旅。
“一要为人民服务,服务越好越光荣;二要多破案,坏人抓得越多越光荣;三要清正廉洁,越干净干事越光荣。把这三件事做到、做好,你就是人民好警察!”
1999年,__铁路公安处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来舟站公安派出所见习民警__把陈__这番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做人民好警察,成为他的毕生追求。
为学到真功夫,__积极参加__铁路公安处举办的各种培训班,还利用休班时间遍访名师。__站公安派出所、泉州站公安派出所和鹰潭乘警支队都留下了他的学习身影。
8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上岗执勤时的用心揣摩,让__练就了“火眼金睛”。有一次,他正在餐车跟乘警交流,瞥见有个男子刚走进餐车,就立刻缩了回去。短短几秒钟,他捕捉到了对方脸上的一丝惊慌。
__迅速跟了过去,只扫了一眼对方的身份证,心里就有数了:“你这身份证是伪造的!”经查实,对方是涉嫌巨额合同诈骗已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
从警生涯第一次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让__信心满满。他再接再厉,摸索出一套车站查缉追逃工作法:进站眼神有异样,随身携带行李少;临开车前急进站,站外徘徊观动静;遇到检查装镇静,只掏车票不掏证;不敢露出真身份,正门不进走小道。
2002年,__从来舟站公安派出所调到__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他凭借独创的列车查缉“敲、观、问、查、审”五字追逃诀,连续两年成为全路公安乘警类追逃状元。
有一次,__从__乘火车进京参加表彰大会,路上抓获了逃犯邱某和涉嫌犯罪的郭某。至此,__“追逃利剑”“网逃克星”的称号不胫而走。
2008年,__调到__站公安派出所。他摸索出“观眼神、听口音、勤盘问、细检查、靠数据、重研判”的十八字网上追逃工作法,在__铁路公安处推广。
2013年,__以抓(查)获113名网上逃犯的战绩,荣立个人一等功。
淬炼成钢,塑造铮铮铁骨
虽然已过去了21年,但__左小腿上那道疤仍清晰可见。这道伤疤是他当年抓获涉嫌盗窃人员时留下的。当时受伤部位血流如注,医生问他:“打不打麻药?打麻药的话,伤口愈合会慢15天左右。”“慢一天都等不得,不打麻药!”那天,__的伤口被缝了30多针。
在抓捕过程中,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随时可能负隅顽抗。多年的锻打、淬火,__早已成为铮铮“铁警”。
2011年夏天,__在进站口查缉一名致两人重伤的犯罪嫌疑人。来到派出所门口时,该名嫌疑人企图逃跑。__眼疾手快,迅速将其放倒,紧紧地控制住。可该名嫌疑人拼命挣扎,张嘴狠狠咬住__的右臂,怎么都不松口。事后,该名嫌疑人问__:“你真是铁打的,咬那么狠也不松手?”__告诉他:“铁警铁警,铁骨铮铮。就是把我整条胳膊咬断,也不能让你逃掉!”
比起皮肉之苦,金钱的引诱是更严峻的考验。有一次,__抓获了重庆籍网上在逃嫌疑人刘某辉。押送至车站地下通道时,刘某辉看四下无人,低声对__说:“5号车厢中部的行李架上有个黑提包,里面有20万元现金。你要是把我放了,钱都归你。”__呵斥道:“收起你的鬼把戏!”可刘某辉仍不死心:“你一个铁路小警察能挣多少钱?你知我知,各走各的路行不行?”__指指警帽上的徽章:“我是人民警察,你休想!”后来,__和同事找到了20万元现金,如数移交给重庆警方。
__日常生活非常节俭,t恤和鞋子大都几十块钱买的;电动自行车骑到报废,连回收站都因“太破没赚头”而拒收。但面对诱惑,__从没动摇过。截至目前,他已经拒贿30余次,金额高达210多万元。“作为一名铁路警察,身穿警服、头顶徽章,不义之财一分钱都不能拿。拿了就是背叛!”他说。
热心公益,彰显人间大爱
作为铁路警察,__坚持“小事不小视”,用力、用心、用情,满腔热忱为旅客和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没有德哥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德哥,衷心感谢您!”2019年2月8日,南平市松溪县茶平乡的新娘林水华,在婚礼上和丈夫眼含热泪,向证婚人__深鞠一躬。
台上,__给一对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台下,双方亲友给__送上了热烈掌声。
2008年,林水华和妹妹同时考上大学,但家里承担不起学费,两姐妹和爸妈哭红了眼。得知情况后,__主动上门:“别担心,大学四年的学费,德哥包了!”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的他,累计捐助3万多元学费,让姐妹俩顺利读完大学、找到心仪的工作。
__的“大方”,是出了名的。2016年,他抓获了准备乘火车回贵州老家的网上在逃嫌疑人陈某。
看到陈某的妻子怀孕7个月,买的是无座票,__自掏腰包,给陈妻补了一张卧铺票、买了水果,还叮嘱列车工作人员路上给予照顾。陈妻含泪对__说:“警察大哥,我一定好好培养孩子,让他长大后做好人!”
受这件事的启发,__自筹5000元设立“爱心基金”;2017年5月,又把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2万元奖金注入“爱心基金”。
给遇到难处的旅客买车票、买热饭热菜、买日用品和水果……6年来,“爱心基金”及时为700多名旅客解决了困难。
2018年,所里成立“__警务室”。这是全路唯一一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组织上的信任与支持,让__深受鼓舞:他和同事们与今日头条平台合作,共建“网上寻人公益平台”;与福建交通广播电台、__市公安局等单位联手,成立全国首个警媒联动的失物招领公益平台……
“__警务室”守护一方,声名远播。更可喜的是,在这片沃土上,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他们有着和__“同款”的梦想与信念:成为人民好警察!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篇4
__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路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他业务精湛,练就了一双探伤钢轨的“火眼金睛”,没有出现一次漏检错判;他坚持创新,用一项项技术新成果提高现场伤损检出率和数据回放质量,还带出了一个探伤领域的“种子团队”。
扎根探伤一线二十载,在管内近2000公里的铁路线上留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和感人的励志故事——他,就是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__。
勤学苦练终有所成
__一上班就和钢轨打上了交道。2002年2月,他从线路工调整到探伤工岗位。刚开始干钢轨探伤的时候,他认为这份工作就是一天到晚推着探伤仪走走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然而一周后,__就改变了这种看法。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在包兰线暖泉站进行探伤检查,师傅胡高云推着仪器作业时发现显示屏有疑似伤损波形,随后就停下来反复校准查看。经过判断,那是一处钢轨内部核伤。“真是太神奇了!”__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并对这个发出“嘀嘀嘀”声的探伤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玩意真厉害,只要从钢轨上推过去就能发现钢轨里面有没有伤损,而这些伤损几乎都是眼看不到、手摸不到的。”__回忆道。
从那以后,__立下了“干活不怕累、学习不言苦、技术不服输”的铮铮誓言,每天跟着师傅学、对着书本啃、现场反复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请教。只要有时间,他就推着探伤仪在练功场里一遍遍实作、一遍遍练习,查看波形图,反复对比,不断总结伤损钢轨出波规律,准确判断伤损等级。短短2年时间,他记满了3本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成长为探伤领域的行家里手。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有好几本探伤业务书籍,已经被翻得掉页卷角。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__参加全段探伤工技术比武,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__工作以来参加技术比武获得的第一份荣誉。这份荣誉更加坚定了他钻研钢轨探伤技术的信心。现场作业中,他不断研究总结伤损波形特点,最终摸索出自己的一套伤损判定办法。凭借这套“秘籍”,__先后在2008年__铁路局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和2013年全路工务系统钢轨探伤职业技能竞赛上夺冠。
“那时候连做梦都是在看书背题,虽然非常累,但是充满了动力。”回想起当时备赛时经历的严格训练,__不禁感慨道。
__之所以能够练就“火眼金睛”,其秘诀主要是细心、细心、再细心。一次在包兰线作业时,探伤仪显示出一段可疑波形,作业人员误认为是螺孔不规则引起的回波,__却坚持拆卸观察,结果发现第一螺栓孔至第二螺栓孔间有25毫米长的裂纹,及时防止了一起重大漏检事故。一次在定银线作业时,__发现一处异常波形很微妙,于是果断停了下来,经过十几遍反反复复地检测,最终发现一处2平方毫米的钢轨内部病害。
__就是这样,在每一个作业环节都十分谨慎认真。他及时归纳总结作业要领并运用到实践中,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伤损。正因为如此,__创造了一系列“传奇”,例如发现过2平方毫米的缩孔和1.5平方毫米的气孔。全段探伤工纷纷为之折服,再小的伤损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成了__局集团公司响当当的“钢轨神探”。
攻坚克难超越自我
2013年初,__工务段党委成立了“__探伤工作室”,这让__既感到无比荣耀,又深深感到了责任和压力。因为他知道,他的奋斗目标绝不仅仅是掌握过硬的探伤业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带领一个团队,结合现场作业实际,对现场安全生产难题进行精准研判和技术攻关。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__探伤工作室”成员单金慧回忆说,2018年6月,在局集团公司首台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投用前的测验任务中,__和同事们经过连续60天通宵达旦的钻研摸索,硬是“驯服”了这辆百万级“豪车”,并提出了13条优化建议,均被生产厂家采纳。
以前,职工进行探伤作业时,需要携带近10公斤重的探伤仪器和备品徒步行走10公里左右。为了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__工务段给探伤车间配备了5台便携式手推车,方便职工将探伤仪器、工具备品放置在手推车上行走。可是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手推车就因为材质及设计缺陷等原因无法使用,探伤工们又回到了肩挎手提的“负重时代”。
__坐不住了,他立即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比几种手推车模型,光是设计图纸就画了10余张。经过3个月的反复试验和现场调试,__终于制作出新型的便携式手推车,不仅解决了职工的负重作业问题,而且一劳永逸地__了频繁取放仪器备品、插拔仪器探头的现场难题,广受现场职工欢迎。
近年来,__不断超越自己,勇攀技术革新高峰,在创新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他参与研究制作的电动液压撅轨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系数;先后研发23个技术革新及发明创造项目,其中集成串列式扫查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安全生产和节支创效提供了技术保障。他通过探伤检查、现场判定、视频“会诊”等形式,累计解决了25件探伤疑难杂症。
事实证明,__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说起__和“__探伤工作室”的贡献,__工务段主管探伤工作的副段长马治财如数家珍。近些年,__带领团队秉承“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术推广”的“3j”理念,通过无数次的现场调研和反复试验,制定了机械伤损、贝氏体辙叉、可动心辙叉作业标准;研究制定的《钢轨外部轮廓机械伤损的判定标准》,填补了__局集团公司钢轨外部轮廓机械伤损判定标准的空白。几年来,他和同事一起努力,共修订完善15项作业标准;经过不断探索和现场检验,总结出焊缝探伤作业和仪器测试“七字诀”、数据回放“三字经”,简单、顺口、易掌握,解释了焊缝作业流程、仪器测试及数据回放卡控要点,成为探伤人员学习借鉴的工作宝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针对全段探伤职工队伍青黄不接、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培养更多探伤人才,成为__接续努力的奋斗目标。
__有一个好习惯,会把每次现场作业发现的典型伤损波纹拍成照片。从作业现场回来后,他就一个人闷在办公室,对伤损波形进行整理分类,制作ppt、微视频等,为下一次车间探伤集训准备鲜活的授课素材。__还通过微信和全路的探伤精英进行业务交流,将多种从未见过的钢轨伤损波形图整理成培训资料,将这些知识点、业务难题、新技术知识带上课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进行“现身说法”式的讲解,直到学员全部掌握、吃透。
“我在学校学的是铁道工程专业,钢轨探伤对我来说完全是‘跨界’,师傅__用超声波教学模拟器演示了一遍后,我立即明白了探伤工作原理,说得通俗一点儿,钢轨探伤就像医生给病人做‘b超’。”青工小王指着模拟器高兴地说。2018年7月,__和工作室团队成员历时3个多月,利用彩色激光探头,配合有机玻璃钢轨模型,研究制作出超声波教学模拟器,将钢轨探伤超声波工作原理从隐性变为显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这些年,__编制了《钢轨探伤数据分析图谱》等培训教材20余本,丰富了职工培训学习资料。他还多次深入陇西、陇南、中卫、武威、定西及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单位,将看家本领无私传授给更多的同行,帮助更多探伤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补齐业务技术短板。
长江后浪推前浪。2015年9月,__的“90后”徒弟孙阳阳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了全路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1年9月,__的女徒弟吕叶同样在“振兴杯”铁道行业青年职业技能赛上夺冠。近年来,他累计培养出探伤工技师和高级技师11名、火车头奖章获得者4名,他所在的车间还荣获了火车头奖杯。
光阴如梭,白驹过隙。回望走过的路,__攻坚探伤领域技术难题的信心坚如磐石。他说:“钢轨探伤的技术创新没有终点,也容不得一丝马虎,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铁路工匠推荐事迹材料篇5
马__
中共党员,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动车段__动车运用车间地勤机械师,马__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及“铁路工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间最美四月天,江城__莺飞草长,樱花烂漫。在位于东湖之滨的中国铁路__局集团有限公司__动车段内,一列列动车组静静地停靠在检修库里,接受“高铁医生”的“体检”。__动车运用车间地勤机械师马__带领同事们手提工具箱,对动车组车上客服设施、车下走行部件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动车组状态良好上线运行。
对动车组检修岗位,马__投入了满腔热忱。他在专业知识上勤学苦练,在技术革新上精进不休,矢志不渝全力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稳定,为“坐着高铁看中国”的美丽图景增光添彩。
破茧成蝶,不学懂弄通绝不罢休
2009年7月,21岁的马__大学毕业后来到__动车段工作。这一年,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激发了马__对高铁的探索欲。他深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动车组机械师,必须不断磨砺提高。于是,他整天扎在检修现场,对照动车组检修技能一项项学,从作业标准到部件原理、从风电图纸到实物构造、从拆卸到安装,不学懂弄通绝不罢休。
2011年6月,为备战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__动车段组建了技能人才专项培训班,马__和其他11名同事光荣入选。技能竞赛讲究“熟、快、稳、准”,参赛选手既要熟悉大量的作业标准、规章制度,又要熟练掌握各项实战技术,迅速判断故障原因、位置并果断处理。
训练是枯燥的、艰苦的。马__每天都要背诵理论知识,练习单车检查步伐,熟悉电路图纸,确保每个技术环节烂熟于心。他还将各个配电柜、转向架部件拍成照片,晚上睡觉前把每张照片看一遍,再闭上眼睛仔细回想。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的技能越来越娴熟。
锋芒闪耀砥砺出。通过勤学苦练、反复打磨,马__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在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一举夺得个人全能第一,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想到身边还有不少跟他一样求知若渴的工友,马__决定把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2012年夏季,在一次单车检查时,他发现动车组转向架的牵引电机处夹着一块小石头,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这引起了马__的深思。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下班,他就会来到动车组旁检查车底设备,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部件开始研究,连一个蹲下的动作都要为蹲哪里、怎么蹲而重复练习许多遍。
经过不懈努力,马__终于整理出一套“四、三、二”单车检查作业法,检修流程全面准确、可操作性强,得到了全段一致认可,为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追求卓越,在技术革新中创造价值
__动车段安排马__牵头攻关配件修旧工作。为了弄清原理,他上车开展实景模拟试验,同时购买书籍学习相关知识,夜以继日进行攻关,逐步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并通过实践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动车组高级修在__动车段启动后,面对检修任务重和快速适应生产模式转变的双重考验,如何提高检修效率成了马__苦心攻关的课题。他按照作业条件类似、作业时间接近、作业互不影响的原则对流程进行梳理,从入场预检到整备交车工序,共推广岗位作业法12项,整理岗位作业口诀8条,提出合理化建议21件。这些科学实用的作业法和合理化建议在安全生产中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他设计制作的动车组多功能测量尺、更换闸片专用工具等15套工具工装,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为解决动车组三级修齿轮箱小轴游隙测量工序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马__克难攻坚,设计研发了特种测量工装,每年可为段里节约检修成本上百万元。该成果在2019年获得第五届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并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0年来,马__先后设计推广创新成果30多项,获得全国铁道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优胜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促进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2020年12月,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匠心筑梦,打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一个人浑身都是铁,能打几根钉?”马__说,个人技艺再高也胜任不了整个动车组的检修工作,只有全员素质提高了,才能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动车安全。
马__带领团队走上技能成才之路。2015年12月,马__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命名成立。让团队中每位队员都能成为大师、工匠,这是马__内心执着的目标。
2018年入路的硕士研究生郭文志,刚进入动车组维修师专项技能培训班时,业务能力与组内其他同事存在较大差距,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马__现身说法,用自己成长经历鼓励他,并从一颗螺栓的拆装、一个继电器的测量、一个部件的检查做起,为他制定补强措施。后来,郭文志业务技术日益精湛。2020年,郭文志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机辆系统动车组(高级修)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被授予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目前,马__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15名成员。在这个工作室成立近7年时间里,他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身边人。这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团队先后涌现出4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全路技术能手。他们先后制作了各型动车组标准化作业教学课件30件,制定修改了200余项作业标准,组织各类技术攻关57项,改进生产检修程序、工艺流程23项……
通过与生产车间建立“1 n”工作模式,马__技能大师工作室还成立车间级工作室,形成网状扩散的带动效应。马__的团队又先后培养出26名局级技术能手,68名职工获得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挖掘创新创效人才70人,获得国家专利5项。
取得累累硕果的马__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铁道团委创新青仝工作室、全国铁路先进集体、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一个动作,反复千次
一门技艺,钻研多年
马__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不断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
努力擦亮高铁这张“国家名片”